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弱水三千,只一瓢饮 甘愿等梁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关锦鹏进军内地市场后,确认自己的下部电影是 《牡丹亭》,有最新消息说,男主角意属梁朝伟,为此关锦鹏延迟开机等待梁朝伟的档期。 《牡丹亭》根据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同名作品改编,投资超过5000万元。据了解,该片之所以推迟到明年拍,很大的原因是为了等梁朝伟,关锦鹏称:“他现在
争:从《牡丹亭》到《歌舞青春》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出生于湖南的陈争很早就在美国发展事业,他执导的舞台剧《牡丹亭》、《赵氏孤儿》等都走红于欧美。谈及为何一个十多年都在炮制高雅艺术的舞台导演要执导《歌舞青春》时,陈争不假思索地回答
中国戏曲的传统与革新:陈争版《牡丹亭》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静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传统  革新  思考 
描述:本文试图通过这一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关于当代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思考。
祯评点《聊斋志异》条目补证
作者:王清平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袁世硕  抄本  批语  王渔洋  小猎犬  《牡丹亭》  手稿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认为王祯评点分布在30篇中,有32条批语。袁世硕先生在其所著《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一书中,对蒲松龄与王祯的交往做了考证,并考证出王祯评点《聊斋志异》共31篇,批语
《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
作者:万隆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池北偶谈》  黄宗羲  王氏  《牡丹亭》  《清平山堂话本》  人物形象  《考工记》  柳条边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
青春版《牡丹亭》印象——兼与陈争版比较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描述: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盛事,青春版与陈争版在剧作内容、舞台造型艺术、音乐及表演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呈现出编导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曲名不新奇 文词必求新警:从《题画》一出看《桃花扇》曲
作者:徐爱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题画》  《牡丹亭·写真》  正宫套数 
描述:曲词动听,而且全出冲突不断,极具戏剧性;最后,《桃花扇·题画》曲词在注重抒情的同时,又极富动作性。
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作者:周国雄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正剧风格  中国正剧风格  鉴别标准  鉴别标准  艺术属性  艺术属性 
描述:得出《牡丹亭》不是喜剧,更不是悲剧,而是正剧的结论
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作者:周国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争版《牡丹亭》与传统戏曲的挖掘视角
作者:李智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猎奇视角  猎奇视角  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符号化  文化符号化  传统戏曲文化  传统戏曲文化 
描述: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受西方猎奇视角影响,传统戏曲文化往往会失去精髓,沦为干枯的文化符号.只有以中华传统丈化观照戏曲,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才能避免戏曲文化的符号化,保住戏曲的神韵与精髓,真正实现戏曲文化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