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
作者:陈中凡  来源:书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
《西厢记》与《牡丹亭》比较之管见
作者:张晶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封建  反封建  悲喜交错  悲喜交错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本文试从主题、戏剧成分两方面对《西厢记》和《牡丹亭》做一些比较分析,以证明中国古典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前后相继并有所创新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从主题上说,《牡丹亭》比《西厢记》表达了更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性爱女神的复活:从杜丽娘的原型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作者:刘汉光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爱女神  性爱女神  人欲  人欲  礼教  礼教 
描述:礼教的深度、力度和高度 ,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作者:尹导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  才子  佳人  佳人  模式  模式  爱情  爱情  反封建  反封建 
描述: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再读《牡丹亭》之《闺塾》
作者:周芹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批判  批判  礼教  礼教  向往  向往  爱情与自由  爱情与自由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爱情的颂歌,尤其在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的年代里,其最大的价值是批判程朱理学桎梏,歌颂爱情与自由.本文主要依据第七出<闺塾>,分析主人公杜丽娘深受礼教的压抑,但仍然向往自由,加上春
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作者:周芹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批判  礼教  向往  爱情与自由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爱情的颂歌,尤其在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的年代里,其最大的价值是批判程朱理学桎梏,歌颂爱情与自由。本文主要依据第七出《闺塾》,分析主人公杜丽娘深受礼教的压抑,但仍然向往自由,加上春
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
作者:杨芳芳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礼教 
描述:置障碍并加以迫害,那么《牡丹亭》是写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爱情根本不可能。
礼教桎梏下人本质欲望的觉醒——在与《西厢记》比较中看《牡丹
作者:刘晓娟  来源: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差异  差异 
描述:《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
关于柳梦梅和德斯坦的“性”格
作者:何志毛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贵族女子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塞林格  场景  流氓  昆曲  礼教 
描述:托朋友的福,花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部昆曲《牡丹亭》散场后大家欷歔:没想到中国戏曲可以这么美!一场春梦何至于让人憔悴死去?还原旧时场景,恐怕还真的就是。被礼教绑得牢靠的女子,闺房里看见一只公蚊子也得当
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封合作的异同
作者:孙岩龙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合作  现实意义 
描述: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