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史博览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独秀  蒋介石  徐志摩  郭沫若  共产党的领导  人物形象  梅兰芳  《牡丹亭》  文史  国共合作 
描述:对这个虎符很是喜爱,因它古气森森,绿霉斑斑,且很重实,就用之当作镇纸,燃起了他创作的欲望。1942年2月2日,他开始写作,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五幕话剧《虎符》。在剧中,郭老塑造了信陵君、如姬、侯赢、朱亥、魏王、唐睢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的魏王,有讽刺蒋介石之意,演出后遭到禁止。全国各地,直到解放以后,很多剧院上演《虎符》,《虎符》可视为郭老的一部代表作。
安徽博览:南陵县和赭圻古城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省情省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陵县  《太平寰宇记》  古城  安徽  司马迁  得名  辞典 
描述:置县得名。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刘晓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牡丹亭  人物设置  杜诗运用  杜甫影响  “情” 
描述:的传奇《牡丹亭》就是融汇诗圣精神和杜诗艺术,集中反映杜甫文化影响的作品。文章以《牡丹亭》为中心,从人物设置、杜诗运用及思想主题等方面分析了杜甫的文化影响。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为部分剧作的经典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戏剧典籍  文学译介  《牡丹亭》  经典化  边缘化 
描述:,最后定格在以译者为中心、充分性与可接受性有机结合的规范之下。尽管汉学家和华裔学者的翻译风格不尽相同,但在唱词/诗文、双关/暗讽等文字游戏、个性化语言、文化意象这些关键要素的处理上,他们基本上形成了
中国古典版人鬼情未了牡丹亭林肯中心首演
作者:管黎明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著名舞剧《牡丹亭》5日正式登陆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来自剧团的70多位演员们在当天下午及晚上分别进行了彩排及首场演出。(侨报记者管黎明摄) 图为剧团排演剧照。(侨报
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召开
作者:黄宜华 范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波先后主持召开了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我市新闻事业的发展,市传媒中心
中国舞蹈新古典主义经典舞剧《牡丹亭》将献演林肯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型舞剧《牡丹亭》剧照。 【侨报纽约讯】2012年1月5日至8日,中国顶尖舞蹈表演艺术团体金陵艺术团将在纽约林肯中心演绎浪漫、典雅的东方古典艺术舞台精品《牡丹亭》。作为中国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牡丹亭》全剧将在林肯中心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牡丹亭》全剧将在林肯中心上演
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召开
作者:黄宜华 范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