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梦记》及其背景
-
作者:赵天为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梦记》 《牡丹亭》 背景 改编
-
描述:《同梦记》是最早对汤显祖《牡丹亭》进行改编的一部剧作。虽然仅存残曲三支,但因为是在《牡丹亭》家传户诵、推崇备至的背景下首发其例,又显现了与汤氏不同的创作主张,所以在当时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引发了
-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
传统和时尚的“混搭”:戏歌联唱《风华嘉月》创作谈
-
作者:孙奕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歌仔戏 戏歌 流行歌曲 江苏省 时尚 晚会 创作 昆曲 中秋 牡丹亭
-
描述:中秋,是一个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千年的节日。早在唐代就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令人赞叹的诗句。2010年中秋佳节的前夜,《共邀明月——"江苏台湾周"闭幕晚会》在苏州金鸡湖畔隆重举行,这是江苏和台湾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一台氛围浓郁的中秋晚会。
-
步步生莲
-
作者:许冬林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林徽因 裙子 爱情诗 人生 步态 背景 灯光 民国
-
描述:在枕边的书上,遇见"步步生莲"这个词,不禁自惭形秽。步步生莲,单是瞧这步态,端的轻盈从容。我想,《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是当得起"步步生莲"这四个字的。身为官
-
建构于特殊人文背景下的人性:杜宝性格论
-
作者:余治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宝 性格 《牡丹亭》 文化意识
-
描述:运用人物性格的有关理论原理,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牡丹亭》中杜宝的性格进行重新阐释:他是一个既有家庭责任感的严父,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臣;在他身上,积淀着中国数千年流传不息的文化意识,正是这种意识,充当着扼杀丽娘的"刽子手"。
-
论《牡丹亭》的二度创作
-
作者:费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 昆曲传承 昆曲传承 演出传播 演出传播
-
描述:剧坛掀起《牡丹亭》演出高潮。最近,青春版《牡丹亭》又将远赴美国有关大学演出,从而使《牡丹亭》在其四百年的演出史上创造了一道最亮丽的景观。沪、台、美三地《牡丹亭》的演出版本,各有所长:有场次上的删改,有念白上的更改,有唱词上的增删等;舞台呈现上也各不相同,人物的不同变化,语言(方言)的不同运用,舞美的不同表现等。本文试图透过上述三个版本的演出文本、舞台呈现、演员表演诸方面来比较当代对于《牡丹亭》这一艺术瑰宝的解读,从而对整个昆剧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提出一种憧憬和臆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本与演出联合起来分析、研究古典昆曲如何在现代得以传承的问题。
-
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
作者:徐朔方 来源:戏文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
《牡丹亭》创作的几个问题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魂人生 梦魂人生 虚实 虚实 真假 真假 画中人 画中人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形象。
-
也谈戏曲现代戏创作问题
-
作者:李祥林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戏曲艺术 题材选择 剧作家 新千年 民间故事 权力话语 牡丹亭 文化土壤 戏曲现代戏
-
描述:也谈戏曲现代戏创作问题
-
《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
作者:周锡山 来源:文科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