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
传统和时尚的“混搭”:戏歌联唱《风华嘉月》创作谈
-
作者:孙奕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歌仔戏 戏歌 流行歌曲 江苏省 时尚 晚会 创作 昆曲 中秋 牡丹亭
-
描述:中秋,是一个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千年的节日。早在唐代就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令人赞叹的诗句。2010年中秋佳节的前夜,《共邀明月——"江苏台湾周"闭幕晚会》在苏州金鸡湖畔隆重举行,这是江苏和台湾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一台氛围浓郁的中秋晚会。
-
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
作者:李小慧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妇女 《牡丹亭》 戏曲舞台 小蓬莱仙馆传奇 明末清初 女性角色 戏曲创作 《女状元》 女子 剧本
-
描述: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
论《迦陵词》与戏曲之因缘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词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明清易代 侯方域 重要组成部分 方拱乾
-
描述: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词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词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
晚明吴江叶氏三女之戏曲因缘
-
作者:孟羽中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纨纨 叶小纨 叶小鸾 《牡丹亭》 《鸳鸯梦》 《钧天乐》
-
描述:小鸾的追慕和错描。
-
论《牡丹亭》的二度创作
-
作者:费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 昆曲传承 昆曲传承 演出传播 演出传播
-
描述:剧坛掀起《牡丹亭》演出高潮。最近,青春版《牡丹亭》又将远赴美国有关大学演出,从而使《牡丹亭》在其四百年的演出史上创造了一道最亮丽的景观。沪、台、美三地《牡丹亭》的演出版本,各有所长:有场次上的删改,有念白上的更改,有唱词上的增删等;舞台呈现上也各不相同,人物的不同变化,语言(方言)的不同运用,舞美的不同表现等。本文试图透过上述三个版本的演出文本、舞台呈现、演员表演诸方面来比较当代对于《牡丹亭》这一艺术瑰宝的解读,从而对整个昆剧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提出一种憧憬和臆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本与演出联合起来分析、研究古典昆曲如何在现代得以传承的问题。
-
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
作者:徐朔方 来源:戏文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再谈《牡丹亭》的创作年代
-
《牡丹亭》创作的几个问题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魂人生 梦魂人生 虚实 虚实 真假 真假 画中人 画中人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形象。
-
也谈戏曲现代戏创作问题
-
作者:李祥林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戏曲艺术 题材选择 剧作家 新千年 民间故事 权力话语 牡丹亭 文化土壤 戏曲现代戏
-
描述:也谈戏曲现代戏创作问题
-
《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
作者:周锡山 来源:文科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