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台传昆韵 牡丹迎世博
-
作者:尹雪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琵琶行》 韵 古戏台 昆剧
-
描述:继2000年的昆剧《琵琶行》之后,又一昆剧名作《牡丹亭》于今年11月8日被搬上三山会馆的古戏台。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位于世博会浦西世博园区东大门
-
你的芳名叫千灯
-
作者:桂林 来源:旅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石板 想象 后花园 江南水乡 灯具 故乡 牡丹亭 余音 灯笼
-
描述:绕梁不绝…… 千灯,还是昆曲的故乡。 去了,我才知道:千灯的原名“千墩”, 后易名“茜墩”。前者巍然于水岸,后者则茜草萋萋于墩上。一样的诗意,不一样的美感。 都喜欢。 一样的江南,一样的似水流年; 一样的人家枕河,一样的黛瓦粉墙; 一样的木格小窗,闪过一张如花的面影——迈上千灯古桥,我不禁怦然心动:是因为刚从周庄辗转而来,小桥流水的景致,依然定格在心底?还是古戏台的昆曲雅韵挥之不去,游丝一样,低低在心头回旋? 这才追根溯源,寻梦到千灯。 不大的千灯,有庙有塔。延福寺香火鼎盛,似乎才举行过一场法会,人群还未散去。虽说很想目睹玉佛殿里躺着的、一尊来自缅甸的巨型玉卧佛,但还是避开人流,折身绕道。那座始建于南朝,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烟雨风雪的秦峰塔,依旧亭亭玉立,直指云天,真是无愧“美人塔”之誉。
-
箫声笛韵在何园
-
作者:明光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陵昆曲学社 《牡丹亭》 《长生殿》 空间环境 戏台 扬州清曲 审美趣味 二分明月 审美精神 主要路径
-
描述:壑尤美";西岸假山叠嶂,翠木成荫。
-
“粤韵红梅再续情”戏迷见面会
-
作者:成德承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广州市 文化广场 活动策划 粤剧 文化公园 香港 红梅 广东 牡丹亭
-
描述:子专程从香港来到广州,为她打气、捧场,场面颇为温馨。首先,陈韵红以一曲《昭君出塞》先声夺人;随后,陈韵红与拍档黎骏声对唱了一曲《同是天涯沦落人》;陈韵红香港戏迷会干事钟小梨演唱一曲《牡丹亭》选段
-
《牡丹亭》:昆曲越韵两相依
-
作者:何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越剧 艺术水平 人物形象 机制创新
-
描述:《牡丹亭》:昆曲越韵两相依
-
字字清晰 韵如醇酒:林小群表演艺术评传之一
-
作者:刘玲玉 容剑平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群 粤剧 超群 花旦 观众 父亲 广州 三十年代 牡丹亭 风格
-
描述:林小群是广大粤剧观众熟悉和热爱的著名花旦。她颇具特色的唱腔,以委婉柔和,清新味醇的风格在粤剧界独树一帜,她主演的粤剧《柳毅传书》、《牡丹亭》、《拜月记》、《阿霞》、《苏小妹三难新郎》、《洛神》等戏,在观众中久负盛誉。其中不少唱段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
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
山西隆重纪念李世芳逝世五十周年
-
作者:李祖英 张保全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重纪念 山西 梅兰芳 《霸王别姬》 昆剧 京剧院 开拓演出市场 《牡丹亭》 社会主义道德 艺术生涯
-
描述:山西隆重纪念李世芳逝世五十周年李祖英张保全在李世芳罹难50周年之际,宋培予、姚宝琏合著的反映李世芳艺术生涯的《小梅流芳》一书,由山西省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
-
逾越无法逾越的障碍——昆剧演员王芳对杨玉环形象的塑造
-
作者:冷桂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杨玉环 杨贵妃 演员 形象塑造 长生殿 障碍 表演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昆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特别是顾笃璜先生策划的二十八折《长生殿》和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问世,使昆剧的观众日渐增多,以致人们似有将观看昆剧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趋势。显然,昆剧场上表演的现状已经
-
客至世博会 听韵“牡丹亭” 大师谭盾打造园林昆曲 各方群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牡丹亭》实景美轮美奂
昨晚,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郎朗、世博主题歌演唱者张靓颖等来到位于上海青浦的水乡古镇朱家角,与各国驻沪总领事、文化名人和企业家等一同欣赏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
是夜,注定又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晚上。郎朗由衷地感叹这是一部“经典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