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姚传芗老师学《题曲》
-
作者:王奉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张宗祥 昆曲 老师 牡丹亭 抗战后 二十年代 传习所 剧作家 传奇
-
描述:老师抗战后则未演过,至今算来已有四十五年之久了,因此现在的有些观众甚至行家也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过演出。《题曲》写扬州才女乔小青夜读《牡丹亭》,黯然
-
慈父般的师尊-沈世华谈俞振飞老师
-
作者:宋铁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院 上海 老师 折子戏 中国戏曲 昆曲 牡丹亭 排练厅 演员 学生
-
描述:淡到服装的合身与否,她都要仔细查检,不合适的地方便亲自动手为之修整;演员出台,又到侧幕去把场。看她那忙乎劲儿,真比自己演唱一出还劳累。
-
马得笔下的《牡丹亭》
-
作者:任嘉尧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马得所赠任嘉尧《牡丹亭》,落款“牡丹亭之惊梦一折 写奉嘉尧兄指正 癸亥岁暮马得时客沪上”。
任嘉尧
当代戏曲人物画家,当数关良与高马得,他们用笔洗练,善于捕捉戏剧高潮的一刹那,脱颖而出,颇为神妙。关良大师无缘得见,却见到了高马得先生。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高马得
-
高马得笔下的《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贺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马得所赠任嘉尧《牡丹亭》,落款“牡丹亭之惊梦一折写奉嘉尧兄指正癸亥岁暮马得时客沪上”。
当代戏曲人物画家,当数关良与高马得,他们用笔洗练,善于捕捉戏剧高潮的一刹那,脱颖而出,颇为神妙。关良大师无缘得见,却见到了高马得先生。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高马得伉俪从南京到上海,寄寓上海科技出
-
白先勇:我的小说启蒙老师
-
作者:白先勇 来源:作文升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白先勇 启蒙老师 青春版《牡丹亭》 《游园惊梦》 1937年 《台北人》 《纽约客》
-
描述:白先勇:回族,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7月出生于广西桂林。白先勇喜爱昆曲。对于昆曲的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近年来,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游园惊梦》、《孤恋花》等。
-
紫贵老师,我们怀念您!
-
作者:蔡正仁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艺术生涯 药物治疗 视觉形象 《白蛇传》 示范动作 导演 唐明皇
-
描述:这几年,常常听到一些我们的前辈、老师离我们而远去!而此次紫贵老师的逝世却使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对老师的崇敬和眷恋之情……紫贵老师长年住在北京,而我却在上海,一南一北,为何会有如此之深的情感?卅多年来
-
韩世昌老师教我练习和运用眼神(下)
-
作者:林萍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部肌肉 观众 师教 人物性格 面部表情 小姐 《牡丹亭》 《游园惊梦》 右手 人物形象
-
描述:韩世昌老师教我练习和运用眼神(下)林萍林萍演出《游园惊梦》(二)费贞娥——用仇恨和巧装欢笑的眼神。《刺虎》是《铁冠图》里的一折,写宫人费贞娥假扮公主,替君父报仇的故事。韩老师抓住人物这一性格特征
-
韩世昌老师教我练习和运用眼神(上)
-
作者:林萍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游园惊梦》 封建礼教 面部肌肉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出场亮相 师教
-
描述:韩世昌老师教我练习和运用眼神(上)林萍韩世昌与本文作者(左)合影中国戏曲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戏曲演员运用这些技巧功夫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精气神必须通过眼神来表现,因此眼神在基本功中占据
-
“情本思想”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小青事”的通俗化范例
-
作者:李澜澜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本思想 冯小青 《牡丹亭》 “情”的化身 出路
-
描述:本文试图从“情本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明清两代一系列对于“小青事”进行演绎的各种类型的通俗作品,以此窥视由汤显祖《牡丹亭》而倡导的“情”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以及时事现实对它的影响。
-
艺术当师造化--记陆抑非老师一次写生示范
-
作者:马其宽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造化 生长规律 示范 牡丹花 工笔画 没骨画 牡丹亭 画集 中得心源 花港
-
描述: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