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3)
期刊文章(41)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3)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4(54)
2012(6)
2010(28)
2009(7)
2008(3)
2003(2)
1994(2)
1990(2)
1985(1)
1958(1)
按来源分组
政法学习(1)
才智(1)
中原文物(1)
孔子研究(1)
新世纪周刊(1)
烟台晚报(1)
健康报(1)
语文教学通讯(1)
人文杂志(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说真话,真情
作者:王进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真话  《我的童年》  《牡丹亭》  写作能力  健全人格  设计思路  农村妇女  《女神》  教师  郭沫若 
描述:说真话,真情
世间只有情难:《牡丹亭》述评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创作主题  创作主题  杜丽娘  杜丽娘  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描述:"世间只有情难",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与《牡丹亭》创作主题的高度概括。作者倾其心血,塑造了一个强烈地热爱自由、热爱生命、向往爱情的艺术形象杜丽娘。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牡丹亭》上承
世间只有情难——《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进行的抗争,从而揭示了生命的本真。剧作蕴含着一种哲理的思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世间只有情难:《牡丹亭》艳情描写对杜丽娘形象刻画之影响
作者:武芳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爱描写  情爱描写 
描述:大胆的男女情爱描写,这些描写不但没有破坏杜丽娘的美好形象,而且实际读来是艳而不淫,俗而不秽,是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