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12)
报纸(380)
图书(69)
学位论文(39)
会议论文(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51)
地方文献 (325)
宗教集要 (59)
地方风物 (35)
才乡教育 (21)
红色文化 (18)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220)
2009(113)
2006(56)
1998(37)
1995(32)
1994(28)
1989(18)
1982(19)
1980(11)
194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22)
皖江晚报(5)
作文(1)
宗教学研究(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能源出版社(1)
文物出版社(1)
活教育(1)
鹰潭日报(1)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1)
爱情与诚信―粤剧《紫钗》有感
作者:冯初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爱情与诚信―粤剧《紫钗》有感
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昆剧《西园》有感
作者:周传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喜剧  精品  张继  剧场效果  “临川四梦”  《西厢记》  《绿牡丹》  文人雅士 
描述: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昆剧《西园》有感
以“性格组合论”《紫钗》之霍小玉
作者:鲍开恺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霍小玉  性格组合论  性格组合论  《紫钗  《紫钗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传奇  传奇 
描述:单纯而不丰富 ,是“扁形人物”而非“圆形人物” ,甚至抹去了唐传奇中人物性格的闪光点。这不能不说是汤显祖创作初期的不成熟之笔
爱情与诚信―粤剧《紫钗》有感
作者:尹大为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被引入的过程中,既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内化汲取的过程,又经历了从中国沿海近代教育比较发达地区逐步向内地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
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非示美 求其实用——《乐安县志》服务于现实的几个实例
作者:若岸  来源:抚州史志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非示美 求其实用——《乐安县志》服务于现实的几个实例
遂昌农民在糍里糅合了文化
作者:薛君 刘智宁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节  遂昌  民间文化  农民    十番  村民  牡丹亭  女子  团队 
描述: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五)这一天,遂昌的妙高、大柘、王村口等村民们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农活,从四邻八乡赶往石练镇上街村,参加那里的"七月秋赛会·糍文化节"——闹台阁、打糍、看大戏。这个传承了4DO
《牡丹亭》 (外二首)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还魂托梦灸恋情 柳绿丹青沁芳心 归去来兮终成眷 千古绝唱牡丹亭 云居山有感 莲花盛绽千年庙 香雾袅袅上云霄 宗师历代传真禅 陶氏梦笔在今朝 梦笔架山杜鹃 风韵万种十里开 嫣红姹紫迎客来 谈笑欢声荡春光 报谷共振狂浪台
论汤显祖的戏剧
作者:黄寅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情”  戏剧家  《牡丹亭》  戏剧理论  泰州学派  戏剧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描述:,“世总为情”,而”情生诗歌”;他尤其注重作品的内容:“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蔑视形式的外在束缚;他还清醒地看到了戏剧的社会教化作用,大胆自觉地以“情”抗“理”。因此汤显祖的戏剧观点应引起重视。
《高丽》校勘
作者:姜维公  来源: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丽  通典  太平寰宇  校勘 
描述:《通典》、《太平寰宇》中关于高句丽的记载与《翰苑》所载《高丽》的佚文都出自于陈大德的《高丽》。《通志》、《文献通考》中有关高句丽的文字取自《通典》,而且完全是经过考订较为确凿之作。全文以《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