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8)
报纸(23)
学位论文(6)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3)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12(9)
2011(9)
2010(11)
2009(7)
2007(6)
2003(1)
1997(5)
1994(3)
1992(2)
按来源分组
中国典籍与文化(2)
社会科学评论(2)
西藏文学(1)
文学与人生(1)
东方丛刊(1)
诗林(1)
青年文学家(1)
岁月(燕赵诗刊)(1)
岁月·燕赵诗刊(1)
风景名胜(1)
作者:董跃伟 辜健斗 江风贤 周长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孝王  辞赋  魏晋  去云  海棠  日光  东风  《珠玉词》  粉面  晏殊 
描述:影, 冬至后每日添长一线。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  《蝶归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
明王《重修乐之记》碑的文化内涵
作者:冯俊杰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太行山区  《太平寰宇记》  教化功能  戏曲艺术  先王作乐  戏台  竹林七贤  士大夫  民间戏曲 
描述:明王《重修乐之记》碑的文化内涵冯俊杰一在山西省阳城县河北乡下交村成汤庙内,有一通明代王的碑刻。碑高248公分,宽94公分,笏头,正书,碑文完整清晰。碑中考述前人创建乐的原因,颇带一点理论色彩
芜湖雅积至今仍思《牡丹亭》 皖江地区不少文化遗产仍在“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含山凌家滩、安庆黄梅戏、宣州文房四宝……皖江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涵盖全省的标志性文化。但到目前为止,许多珍贵资源未得到开发,大多数还处于“沉睡”状态。 资源丰富 我省推荐“国保” 皖江区占一半 “目前皖江区有国保单位25处、省保单位230多处、市县级保护单位千余处,拥有各类
镂月为歌扇 裁云作舞衣:《会》的艺术个性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老师  昆曲  表演  气质  演出  艺术个性  爱情  苏州  二郎神 
描述:我是1985年去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西楼记》中的《会》《拆书》。以前只听说这几个戏里有好曲子,也曾学过几段,如《拆书》中的【一江风】【红衲袄】,《玩笺》中的【二郎神】等,但戏始终没有学,也没有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