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四二曲”邮票的互补
作者:吴荣先  来源:中国集邮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  互补  《三国演义》  古典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文学  《西游记》  《红楼梦》  《牡丹亭》  《西厢记》  1984年  1983年  促进作用  水浒传  台湾省  发行  集邮 
描述:”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文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
二曲邮票赏析
作者:吴刚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赏析  古典文学名著  小型张  集邮  邮票发行  中国  《牡丹亭》  中国  工程  《三国演义》 
描述: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一起,被集邮界合称为“四二曲”邮票,堪称20世纪中国邮票史上的浩大工程。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的经验积累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典论之七 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中爱情主
作者:平西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事实人,有凭有据。"可见他写"离合之情"是手段,写"兴亡之感"是目的。在《小引》中他还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可见作者写《桃花扇》是有意地让爱情服从于比它更重大的主题——即服从于与国家兴亡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斗争。用现在的话说,孔尚任表明:爱情应该建立在双方共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在这个剧本中,确实做
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爱情主题的发展(古典
作者:平西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爱情主题的发展(古典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