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7)
报纸(725)
学位论文(47)
会议论文(18)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48)
地方文献 (122)
宗教集要 (17)
地方风物 (11)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5)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565)
2013(77)
2011(138)
2009(81)
2007(76)
2006(73)
2000(42)
1998(42)
1994(44)
1987(29)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6)
解放日报(12)
博览群书(9)
文汇报(7)
天天新报(5)
当代文坛(5)
文学报(4)
星星(下半月)(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上海交大报(2)
我最大的忧虑是缺乏人才:访原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
作者:葛雪松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正仁  上海昆剧团  团长  人才  忧虑  中国古代文学  《牡丹亭》  《长生殿》 
描述:伴奏,竹肉相声
浅谈昆剧的继承与发展:为上海昆剧团建团二十周年而作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继承与发展  昆曲  戏曲演员  文化层次  《牡丹亭》  二十年  《琵琶记》  历史责任  “包装” 
描述:浅谈昆剧的继承与发展:为上海昆剧团建团二十周年而作
非常时期打磨舞台精品——访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非常时期  精品工程  《牡丹亭》  舞台艺术  上海昆剧团  抗击“非典”  下半场  打造精品  抗“非典” 
描述:出一派繁忙
“临川四梦”齐现上海滩 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系列演出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上海昆剧团  演出  上海滩  中国文学史  《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描述:2008年12月底,作为庆祝建团30周年的收官之作,上海昆剧团跨年推出临川四梦系列演出。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4部传奇,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明朝文学戏
名著 品爱情 走四方
作者:雨蔚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故事  西厢记  桃花扇  长生殿  杨贵妃  古典戏剧  李香君  名著  崔莺莺 
描述:间的那份扑朔迷离之爱,抑或后宫深院、红尘俗世中的爱恨情仇,它们所渲染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结局与悲欢离合,而且很多的爱情故事或传说都是因为周边的地域环境或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往往会使发生爱情之地熠熠生辉。千百年来,渴望着爱情的人们总是怀着一种景仰甚至朝圣般的心情、踩着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不变步伐,去寻访那些地方,络绎不绝……
情之格调--《离魂记》《倩女离魂》《牡丹亭》
作者:张斌 徐继霖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离魂记》  《离魂记》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格调  格调  爱情小说  爱情小说  传奇  传奇  文辞  文辞 
描述:唐人陈玄祜有传奇《离魂记》,脱胎于南朝《幽冥录》中的《石氏女》,篇幅长此一倍,虽仍短小,但文辞优美,突出了爱情的主题,尤为难得的是初露了写知己之爱的端倪。自此而后,大量优秀爱情小说才开始兴起。《离魂记》中
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
作者:宁宗一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鬼戏  文本  中国戏曲  《牡丹亭》  鬼魂  传奇剧  《聊斋志异》  创作实践  戏曲艺术  鬼文化 
描述: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宁宗一在结束一重生命,人会进入怎样一种时空,进入怎样一种境界?对此,历来有天上、地下的传说,也因此有许许多多关于天上、地下的艺术品。鬼魂正是人类惊人想象力的创造。而且鬼文化也成了
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后
作者:思英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人物  人物 
描述: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后
《水经注·洭水篇》札记
作者:祝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阳县  《水经注疏》  《太平寰宇记》  地理志  阳山县  《水经注》  杨守敬  《说文》  郡县  汉书 
描述:岭,亦无不可。在下面的郦注说洭水是从桂阳县西北,东南
《〈宋定伯捉鬼〉两题》
作者:李延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具体意义  人物形象  同音同形词  《牡丹亭》  典型环境  社会环境  抽象意义  本质论  同一律  搜神记 
描述:《〈宋定伯捉鬼〉两题》贵州/李延明如何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上宋桂奇同志的文章,觉得很有必要把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一是希望引起老师们重视,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