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邯郸记》卢生形象新论
作者:董晔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卢生  卢生  情欲论  情欲论 
描述:学界对《邯郸记》中的卢生形象多有论及,但研究者大多将其定位于一个"恶"者,此论失之偏颇,有将问题简单化之嫌。若以新的视角——"情欲论"加以观照,就会发现卢生形象善恶兼具,其复杂性恰恰折射出当时社会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美质”
作者:孙研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美貌  才智超群  至情  天然 
描述:他受封建礼教女子不同的审美观,“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杜丽娘所欢喜的生活状态,也是她的审美观。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
再议《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
作者:马迪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杜宝这个角色:一是杜宝为官的政绩,二是他带兵作战的成果,三是他作为父亲的表现。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为杜宝"正身",还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魂形象探析
作者:刘昶 李玉婧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至情  至情  至仇  至仇 
描述:汤显祖与哈姆莱特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牡丹亭》和《哈姆莱特》是他们的重要剧作。作品中都出现了魂,虽一个是为爱情的美女魂,一个是为政治的先王魂,但他们都由作品中主人公心灵深处而化。如果说杜丽娘的魂是“至情”而化,那么,老哈姆莱特的魂便是“至仇”而化。
《牡丹亭》中杜宝形象分析
作者:魏会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以理节情  以理节情  典型意义  典型意义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杜丽娘的对立面来研究,其实汤显祖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赋予了他更多的使命。本文拟从他的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两方面去分析作者在心学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下塑造这一形象
从戏剧形象解构《牡丹亭》的“立言神指”
作者:马济萍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理念  至情理念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描述:足现实,借剧中人物寄托自己文治武功的政治理想,并对封建科举制度予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作者通过《牡丹亭》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论《牡丹亭》中春香的形象特征
作者:李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香  春香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经过了改编、删减,但此剧中的侍女春香这个角色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论述春香的形象特征,揭示她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张瀚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自我意识      社会性 
描述:冲突,直指封建社会下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从其人物形象中透露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独立的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立足于当下也有颇多借鉴之处。
谈《牡丹亭》女性意识形象的多重意蕴
作者:王冠波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女性  意蕴 
描述:中女性意识的多重意蕴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