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
作者:李芹燕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功能 青春版《牡丹亭》 出版 电视媒体 国家剧院 传播符号 泸州老窖
-
描述: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者:李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文化比较
-
描述:其共性文化特征。基于此,多年来学界就《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整体看,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眼于从多个视角探讨杜丽娘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及原因,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全面比较两部作品在文化思想、主要人物形象、艺术审美、表演欣赏等角度的异同,并从辨异入手促进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唤醒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化、系统化。而本文的写作,拟将这两部作品纳入中西文化的视野中互相关照,避免单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面展现两部戏剧作品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宗教哲学、戏剧审美形式方面的异同。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两部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其中以杜丽娘与朱丽叶的比较为重点,揭示她们性格、爱情的文化特质;兼顾柳梦梅与罗密欧、杜宝与卡普莱特、陈最良与神父的形象比较。第二章辨析两部剧作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从宗教哲学入手,进而探求中西生死观及“梦意识”对两位作家创作剧本的影响。第三章深入分析两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得出两部作品美学形态殊途同归、审美欣赏具有中西差异以及表现形态各擅胜场的结论。
-
文学观对照下的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研究
-
作者:李燕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文学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中国作品 牡丹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中国戏剧
-
描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坛上的一个巨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罗马戏剧与英国民间戏剧中的优秀思想,忽视戏剧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打破喜剧与悲剧的界限,从思想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它的作品针对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歌颂爱情,富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揭露社会的黑暗
-
曹雪芹“写儿女之真情”的文艺观
-
作者:王先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艺观 进步思想 小说 爱情描写 林黛玉 贾宝玉 十八世纪 牡丹亭
-
描述:历史小说,爱情描写只不过是一种掩护,作品的本旨不是在“谈情”。爱情主题说曾被当做《红楼梦》研究中严重错误的观
-
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作者:范晓宁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排演 剧目 观众 艺术家 99年 《牡丹亭》 经典 时间 准备
-
描述: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不努力,现实永远不会改变
-
作者:刘珏欣 姜晓明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黄豆 上海昆剧团 每个人 艺术中心 演员 改变世界 园林 办公室
-
描述:尽管每个人都在劝阻,2009年,张军还是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工作辞了。"你将失去一切",很多人对他说。对于成立国内首个以演员之名命名的民营昆曲院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大家心里都是问号。半年多后,张军与谭盾和黄豆豆合作的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将上演最
-
诠释几个齿部字
-
作者:许廷桂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汇 笑貌 康熙字典 集韵 韵书 讹字 玉篇 “辰” 音义 南柯记
-
描述:言大略》二字联绵为释
-
一边是“美翻了”的惊叹,一边是“亵渎传统”的批评史张版《牡
-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李峥
上周以来,“史张版”昆曲《2012牡丹亭》无疑是戏曲行里的焦点话题。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牡丹亭》已不仅仅是在艺术创新上饱受争议,所有名人对该剧的评论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昆曲艺术理论的大讨论。
恐怕史依弘也未曾料到,《2012牡丹亭》的创排演出
-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尽展“男旦”之美
-
作者:马霞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尽展“男旦”之美
-
“昆曲之美可以跨越年龄和国界” 白先勇携《牡丹亭》、《玉簪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自称“昆曲义工”的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这些年来走南闯北一直在进行昆曲推广工作,4月23日至27日,他将带着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亮相东方艺术中心。在近日举行的“名家名剧月系列艺术欣赏讲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