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反映的目的,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面镜子给人以人生的
-
契合人物 薪火传承:学习昆曲花脸剧目的心得
-
作者:唐荣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剧目 白先勇 学习 折子戏 行当 表演 老师 牡丹亭 人物性格
-
描述:距我1994年与昆曲艺术结缘学习花脸表演,今已一十八载。从懵懂学艺到首登舞台,从初学技艺到渐掌规律,一路走来的日子历历在目。2010年4月始,白先勇老师推展了"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们分行当设立了首次个人专场,我也有幸忝列其中,并在传承计划的收官"净行"
-
异质环境──论《红楼梦》环境与人物对照的审美心理效应
-
作者:杜奋嘉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审美心理效应 异质环境 环境与人 宝玉 秦可卿 林黛玉 曹雪芹 潜意识 《牡丹亭》
-
描述:异质环境──论《红楼梦》环境与人物对照的审美心理效应杜奋嘉《红楼梦》对环境的传移模写的绝妙之处,在于呈现出一种“心物同构”的交融美、统一美。“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即写心”①给人以和谐、冷静
-
“柳梦梅”与蒋遵箴-《牡丹亭》人物史话
-
作者:昭民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柳梦梅”与蒋遵箴-《牡丹亭》人物史话
-
看图读《牡丹亭》
-
作者:侯会撰文 来源:金盾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看图读《牡丹亭》
-
《牡丹亭》(读画说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充满着青春气息和浪漫色彩。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
-
读《牡丹亭》札记(五则)
-
作者:康保成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札记(五则)
-
经典躺着读
-
作者:谢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诺贝尔文学奖 《围城》 文化消费 《诗经》 纪念碑 大题小作 文学史 中国经典 战兢兢
-
描述:经典躺着读谢晨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四位终身评委们,一年一度地定时定量地向我们推荐一位上榜明星。某些时候,他们也挑中了一些真正的不朽者。但经典并不是这样选举出来的,经典的筛选要复杂得多。经过无数双眼睛无数
-
情欲相生——读《牡丹亭》
-
作者:蔡健 来源:南京农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情感 欲望 欲望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欲是本能 ,情是升华 ,情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通过对情欲的描绘与表达 ,肯定了生动真实的人性 ,鞭挞了虚伪腐朽的礼教
-
读《牡丹亭》札记
-
作者:陈多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