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下几种情形: 一、讲授一部作品,与另外作品进行比较 我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与《史记》等书进行比较。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极力描写他用兵如神。他是一位政治家、外交家,更主要的是一位军事家。他既能制定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方针政策,又能指挥具体战役,而且每战必胜,有超人的指挥才能。作者甚至把诸葛亮写成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他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制造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如果说他也懂一点军
时代精神的颂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比较
作者:陈小琴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时代精神  莎士比亚戏剧  颂歌  高中语文教材  九十年代  十六世纪 
描述:时代精神的颂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比较
昆剧《牡丹亭》的音乐设计
作者:许晓明  来源:报刊资料选汇(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剧《牡丹亭》的音乐设计
浅析佛教传播及其对中韩写梦小说的影响:以《南柯记》和《调信
作者:徐筱婷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梦小说  佛教  《南柯记》  《调信传》 
描述:,以及佛教在中国、韩国的传播及其对写梦小说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以发现在唐与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传播对写梦小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例曹雪芹所厌弃的才子佳人小说标本(评清抄本《孤山再梦》)
作者:张清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曹雪芹  《红楼梦》  孤山  八股文  中国小说  《牡丹亭》  “才子佳人”  雨林  武侠小说 
描述:此一语破的地指出这类小说的通病,足见曹雪芹艺术见解的不同凡俗,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红楼梦》惊人的艺术成就的取得也是与作者这远远高出时人一筹的艺术识力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读了《红楼梦》再去读这类小说
《首席夜话》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希望把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年轻人,让大学生看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美的地方,这是我做昆曲由衷的想法。”作家白先勇先生今天23时29分做客央视《首席夜话》栏目时,说出自己创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首席夜话》将采访专程安排在400年前汤显祖《牡丹亭》原创地浙江遂昌县进行,74岁的白
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的艺术再创作
作者:倪立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电视剧  昆曲  传统戏曲  电视台  场景  蒙太奇  观众  柳梦梅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绵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喜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欣赏它的婉转典雅、柔曼悠远,一些电
情的坚持-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整编剧  Young  Actor's  Version  the  Peony  Pavilion  Kunqu  Opera  Adaptations 
描述:情的坚持-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呼啸而过的中国情结:《呼啸山庄》与《牡丹亭》比较
作者:蒋锐航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爱情  爱情  古典  古典  西方  西方  比较  比较 
描述:情,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闪耀着同样动人的光芒,如此,从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性特征两方面考察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其中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体味作品之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