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生一梦“牡丹亭”
-
作者:田薇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三妇 女性读者
-
描述:代表,三人前后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女性评点《牡丹亭》的杰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论《邯郸梦》的行动性: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性 行动性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中,《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中,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
-
杜丽娘与柳梦梅“同梦”的象征意义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潜意识 象征意义 牡丹亭 阿尼姆斯原型 阿尼玛原型 投射 集体无意识 花园
-
描述:《牡丹亭》以其独有的梦幻性形式投射人类的潜意识愿望,它承载的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内涵,从而使其成为千古奇书。构成《牡丹亭》梦幻形式的核心情节是杜丽娘、柳梦梅的梦:为什么两个素昧平生之人会出现在对方
-
从《邯郸记》与《繁华梦》看两性之异梦
-
作者:毛劼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两性 《邯郸记》 《繁华梦》
-
描述:《邯郸记》与《繁华梦》是男女两性作家对于人生造的一场梦,《邯郸记》表现为男性追寻功名富贵的理想,《繁华梦》表现为女性对于闺阁之内琴瑟和鸣,闺阁之外施展才华的理想。其中包含的自娱、遣怀、警世种种情感
-
梦里梦外都是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梦”的对比分析
-
作者:罗兴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桥惊梦 草桥惊梦 张生 张生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丽娘 丽娘 历史 历史 理想 理想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两梦——"草桥惊梦"和"游园惊梦"分别借剧中人物张生和丽娘之梦表达出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境界。"草桥惊梦",张生之情起于梦而止于梦;"游园惊梦",丽娘之情发乎梦却超越
-
畅游侠情佛仙梦 印象“临川四梦”
-
作者:丁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印象 游侠 《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演出季
-
描述:,此次齐集公演,实为盛事。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虚拟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
-
江西地方戏:临川四梦
-
作者:陈汝陶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江西地方戏:临川四梦
-
游苏州园林惊《牡丹亭》梦
-
作者:丁一犁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丁一犁 ⊙摄影/丁一犁等
苏州近在咫尺,但有很多理由一去再去。这一次是为了一场昆曲。昆曲原本就发源于苏州昆山,索性在园林实景里听一场《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身在园里,心在梦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直以来,听昆曲都是风雅无边的事。此番听曲的苏州昆曲会所,是在原来
-
《牡丹亭》昨晚上演“梦中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杨媚/文 齐洁爽/图)昨晚,深圳大剧院的舞台上牡丹盛开、青春绽放,充满青春气息又不失传统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上本“梦中情”精彩亮相。 当沈丰英扮演的杜丽娘凌波微步出场,轻轻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