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昆曲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白先勇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白先勇  白先勇  美学  美学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观众  观众  老化  老化  校园  校园 
描述:一.昆曲进校园:从演出到开设课程 推广昆曲很重要的步骤是昆曲走进校园,我认为如果一门表演艺术没有年轻的观众,它不会有生命力的,会越演越老化下去。年轻观众非常重要,现在昆曲的危机不仅是表演老化.而且观众电老化。
亦真亦梦,—个“烂柯山”
作者:陶瑾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烂柯山  《长生殿》  《西厢记》  年轻人  昆剧  宠儿 
描述:出了将近200场。
《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徐渭  徐渭  潘之恒  潘之恒  三妇评本  三妇评本 
描述:,如牡丹亭成书、版本比较等,与《考》作者进行商榷,从而论定《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戊子),并指出其所谓两个版本系统说的谬误。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入手实现中国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昆曲市场化探索 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及其他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粮仓  厅堂  探索  会所  演出  市场化  符号  时尚 
描述:随着昆曲渐渐被标记为"时尚"符号,欣赏昆曲成为一种"风雅"的体现,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以昆曲演出为主题的高档会所、餐厅,比如北京九朝会、梁祝茶馆、吴地人家,南京熙南里甘家大院,上海花雅堂,苏州"游园惊梦"会所等等。其中时间最长,做得尤为风生水起的当属普罗艺术旗下的皇家粮仓。
尴尬:昆剧改革的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作者:顾聆森 李彬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作品研究  作品研究  戏剧  戏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昆剧  昆剧 
描述:尴尬:昆剧改革的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苏舜钦卖故纸案
作者:刘学健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范仲淹  进奏院  保守派  《隆平集》  欧阳修  档案  革新派  “庆历新政  御史中丞 
描述:苏舜钦卖故纸案议刘学健苏舜钦是北宋仁宗年间进奏员的监官,曾因卖故纸、办赛神会,以“监主自盗”除名,至今档案界对其仍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提议大卖旧档”,致使宋代档案遭受严重损失的罪人
幽兰清芬 香飘四海——关于昆剧艺术的思考
作者:星琦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精神  昆剧  牡丹亭  清雅  非物质遗产  感受  广泛  曲词  预言 
描述:国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中国文化将在人类文化的交融与整合之中,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以昆曲艺术而言,其清雅如幽兰般的美姿美韵,必将走出中国文化圈,在更大的范围中炳焕千秋,万世飘香;我们可以预言,中国艺术
钮骠、沈世华教授又收
作者:华贸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教授  京韵大鼓  戏曲文化  戏曲艺术  牡丹亭  戏曲史  戏曲界  昆曲  吟秋 
描述:钮骠、沈世华教授又收
千年我们有话说——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家的千年表态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年  中国当代  戏剧家  戏剧艺术  新世纪  剧作家  精神生活  牡丹亭  华文文学  主要任务 
描述:,精神生活也会有的要求。对戏剧艺术而言,是否场面越豪华、制作规模越大就意味着越有水平呢?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戏剧艺术工作者千万不要受误导,的作品如果只追求形式,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