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87)
期刊文章(771)
学位论文(31)
图书(14)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11)
地方文献 (91)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3)
2013(148)
2011(255)
2010(209)
2009(154)
2008(115)
2007(58)
2004(44)
2000(21)
1990(10)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61)
南宁晚报(3)
经济日报(3)
艺术评论(2)
艺海(2)
温州商报(1)
中国能源报(1)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中国农资周报(1)
寻访郴州"杜丽娘"--湘名旦雷玲印象
作者:王若皓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印象  郴州  《牡丹亭》  再选择  女主角 
描述:引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人生的流程,大体是追寻、选择:再追寻、再选择。正如昆剧经典《牡丹亭》中女主角杜丽娘所感慨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寻访郴州“杜丽娘”:湘名旦雷玲印象
作者:王若皓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郴州  中国昆剧  老师  演出  昆曲  女主角  演员 
描述:方昆曲剧院副院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丛兆桓二老筹备“兰花杯”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经过录像甄选,年仅23岁的雷玲被选入由中央电视台三频道在北京人民剧场现场直播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出席的开幕式,演出剧目正是《牡丹亭·游园》,开场靓丽高雅的雷玲,不仅一下子被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也深深打动了昆剧界德高望重的评委们,6月15日那次演出,初出茅庐的雷玲以声线优美,身段俏丽,感情充沛的出色演绎一举夺得“兰花优秀表演奖”,坚实地站在了全国昆剧最高殿堂的红氍毹上。而并不为人所知的是,因为连续一个多月起早贪黑磨排参演剧目,加上年轻紧张,在奔赴北京的火车上雷玲还打着点滴,演出之后的第二天便失了声。
德高艺富,名垂史-哭传瑛师
作者:沈世华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气  昆剧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团  艺术家  舞台  剧目  杭州  国风 
描述:戊辰正月初四,晚上快十一点钟了,有人来叩门,我们想,这恐怕不是一般来拜年串门儿的,必定有事。赶紧开开门,只见马玉森同志面色黯然,没等我们开口,他便语气沉重地说了一句:“先生没有了!”我们立即明白了:周传瑛老师去世了。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访独步坛的侯少奎
作者:王恂 郑晋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表演艺术  艺术特色  《牡丹亭》  地下工作  移步不换形  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海昆剧团  北京昆曲  关羽形象 
描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访独步坛的侯少奎
古老的昆曲面对着崭新的市场──与北院长王蕴明一席谈
作者:陈慧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面对着  《牡丹亭》  演员  《西厢记》  《桃花扇》  《琵琶记》  折子戏  剧院 
描述:古老的昆曲面对着崭新的市场──与北院长王蕴明一席谈本刊记者陈慧敏这一天早上,我如约来到座落在陶然亭公园西侧的北剧院,有人告诉我王院长并没在办公室。我被领到北剧院大门右侧,一扇装璜漂亮的门脸内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访独步坛的侯少奎
作者:王恂 郑晋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表演艺术  艺术特色  《牡丹亭》  张静娴  地下工作  戏剧梅花奖  《琵琶记》  移步不换形  独特的艺术风格 
描述: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访独步坛的侯少奎王恂,郑晋如果你观赏过侯少奎扮演的《夜奔》中的林冲,《打虎》中的武松,《刀会》中的关羽,《嫁妹》中的钟馗,或是《千里送京娘》中的赵匡胤……你就会感到
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 记苏优秀青年演员沈丰英
作者:周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演员  青春版《牡丹亭》  斯坦福大学  加州大学  《寻梦》  like  this  洛杉矶 
描述: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 记苏优秀青年演员沈丰英
文化研究:昆曲
作者:周秦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明清文学  主持人  白先勇  编辑出版  江苏苏州  研究中心  钱仲联  牡丹亭 
描述:》。
舒凫
作者:刘辉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戏曲理论批评  牡丹亭  洪升  康熙  十三年  戏曲史    舞台演出  三十年 
描述:处,计一万四千零六十四言,内容丰满,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在戏曲史或戏曲理论批评史的研究专著中,舒凫的名字是甚为罕见的。即便在《长生殿》的研究中偶尔提到他,也是一笔带过。对于他的生平、经
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描述:山三妇合评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