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6)
报纸(119)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8)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16)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58)
2013(17)
2011(19)
2009(30)
2008(25)
2003(4)
1999(6)
1991(4)
1987(5)
198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江西日报(5)
抚州日报(5)
中国典籍与文化(2)
姑苏晚报(1)
共产党员(1)
紫禁城(1)
飞天(1)
抚州史志通讯(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情本思想”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小事”的通俗化范例
作者:李澜澜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本思想  冯小  《牡丹亭》  “情”的化身  出路 
描述:本文试图从“情本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明清两代一系列对于“小事”进行演绎的各种类型的通俗作品,以此窥视由汤显祖《牡丹亭》而倡导的“情”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以及时事现实对它的影响。
重合的意义:试论《牡丹亭》对晚明戏曲小题材的影响
作者:王永恩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波影》  《春波影》  《疗妒羹》  《疗妒羹》  《风流院》  《风流院》 
描述:《风流院》都改变了小传说的结局,而极力模仿《牡丹亭》的故事结构,努力使小故事变得圆满,以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重合的意义——试论《牡丹亭》对晚明戏曲作品中小题材的影响
作者:王永恩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波影》  《春波影》  《疗妒羹》  《疗妒羹》  《风流院》  《风流院》 
描述:、《疗妒羹》和《风流院》为例,可以看出,《牡丹亭》对小题材的影响不单表现在对小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在对情节的构置上,乃至人物的安排上.
亭林园“景”上添园林版《牡丹亭》明晚上演
作者:李传玉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设置在亭林园后山遂园景点的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演出地点。本报记者李传玉摄 图为朱家角古镇举办的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演出现场。 本报讯 古老的昆曲艺术,美丽的遂园佳境,两者结合会带来怎样的视听享受?10月10日晚,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将在亭林园后山遂园进行首场演出,
《牡丹亭》惊艳沪上老洋房 雅堂推出“商务昆曲”,票价高端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传唱百年的《牡丹亭》,近日以原生态表演模式亮相位于静安老洋房的“雅堂”。由现代戏剧谷出品、“昆曲王子”张军领衔主演的雅堂版《牡丹亭》,将于每周五
一“”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在推动戏剧情节发展上的独特作用,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经典。
新声共咏日精——记庄一拂与昆剧传字辈艺人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字辈  新乐府  昆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传习所  嘉兴  新声  全福班  昆曲  《牡丹亭》 
描述:新声共咏日精——记庄一拂与昆剧传字辈艺人
绽放在理学藩篱外的一株纯净之——《牡丹亭》春香形象文化探析
作者:李彩霞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香  春香  人性“真”美  人性“真”美  启蒙理想  启蒙理想 
描述:春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剧中塑造的一个婢女形象,她与剧中人物丽娘相互呼应,成为作品中另一个理想角色。她身上负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剧中人性"真"美的直觉展现者,作家启蒙思想的另一个承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