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
-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楼》 《蝶归楼》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
-
新发现传奇小说《杜丽娘传》考论
-
作者:陈国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传》 杜丽娘系列小说 《牡丹亭记》 本事
-
描述:《杜丽娘传》是一篇未见披露的传奇小说。它的发现,为我们考察杜丽娘系列小说之间关系,以及何种小说为汤显祖《牡丹亭记》本事提供了新视点。
-
人鬼恋情题材的主旨分析:以唐传奇、《牡丹亭》、《聊斋志异》
-
作者:樊利配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恋 人鬼恋 原型 原型 欲望 欲望 投射 投射
-
描述:从魏晋至明清,笔记丛书、传奇、小说中就存在大量以人鬼恋情为原型的故事。以弗洛伊德对于鬼的认识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得出人鬼恋情是人的欲望的投射,主要表达了四类感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好色男人
-
演活古典爱情,成就现代传奇:青春版《牡丹亭》再临武汉
-
作者:艾思思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起昆曲旋风的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武汉剧院,迎接全武汉市民的“顶礼膜拜”。古老的昆曲艺术,因这场青春版《牡丹亭》洗去古旧身姿的尘埃,焕发年轻的魅力。
-
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
作者:孙康宜 王瑷玲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
文化细读:北美学界明清传奇研究的新模式
-
作者:何博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明清传奇 文本细读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文学研究 牡丹亭 桃花扇 新历史主义 文学理论 文学文本
-
描述:独特性、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崇尚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并带有形式主义特点的‘文本细
-
略论“陶渊明始家宜丰”起源于南宋《图经》
-
作者:吴国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丰 《图经》 陶渊明 《太平寰宇记》
-
描述:"陶渊明始家宜丰"说,源于《太平寰宇记》所引的《图经》,宜丰县认为此《图经》为梁陈时所编撰。但梁陈至唐朝均未见有《宜丰图经》。另据新校《太平寰宇记》,"陶渊明始家宜丰"乃后人窜入之作伪文字。事实上
-
明清时期家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
-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演出 厅堂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 ,主要在体现在家班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这样两个方面。家班演出的场所是厅堂 ,观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场所则在城乡间流动 ,主要观众是平民百姓
-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
从唐传奇《霍小玉传》到“上昆”版《紫钗记》
-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传》 《紫钗记》 唐传奇 艺术表现方法 戏曲剧目 审美趣味 伦理思想 审美态度
-
描述: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要求进行变异。因此从唐传奇到上昆《紫钗记》,实际上形成了四个差异相当大的霍小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