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60)
报纸(204)
学位论文(65)
会议论文(18)
图书(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31)
地方文献 (181)
非遗保护 (15)
地方风物 (12)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190)
2013(98)
2010(102)
2008(100)
2007(95)
2006(81)
2005(55)
2003(36)
2002(37)
1996(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
抚州师专学报(33)
文史知识(22)
青年文学家(9)
作家杂志(2)
梧州学院学报(1)
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铜陵学院学报(1)
南平师专学报(1)
大众科学杂志(1)
从“牡丹亭”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作者:郭汉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梁谷音演《寻梦》
作者:左弦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杜丽娘  女主人公  记忆  梦境  爱情  牡丹亭  观众感受  表演艺术  人物情绪 
描述:的春景又常惹着“无处不飞悬”的春心。春的意境,花的意境,勾起人对梦境的留恋。于是在湖山石畔,牡丹亭前,随着回忆的历程,去追寻那云踪雨迹的梦境,再体味一番昨日梦中的春情。
从《牡丹亭》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徐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爱情观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浪漫主义  封建婚姻制度  戏曲史  反封建传统  个性解放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透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我们也不难看出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一.反封建传统
从《牡丹亭》汤显祖的戏剧理念
作者:任志芳 畅宁宁  来源:北方文学(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揭露现实 
描述:汤显祖作为戏曲界的传奇巨擘,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却走了一条独异的人生之路,从热情走上仕途到愤而弃官,他的作品历来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临川四梦”被视为戏剧界的珍品,他的戏剧理念更是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迦陵》与戏曲之因缘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明清易代  侯方域  重要组成部分  方拱乾 
描述: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珠玉》“酒”意象初探
作者:林良娥  来源:南方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珠玉》“酒”意象初探
《珠玉》艺术魅力浅论
作者:高鸿宇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玉润珠圆  玉润珠圆 
描述:殊是宋词的先驱者。《珠玉》被认为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集。无论殊还是《珠玉》都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殊《珠玉》的思想内容入手,从情景交融、遣词用语、情中有思等几个方面谈
《牡丹亭》中文化含义的英译处理
作者:刘玉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关键词:《牡丹亭》;文化含义;翻译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62-01 本年度有幸拜读了曼
论《珠玉》中的“香”意象
作者:张秀珍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闲适  闲适  尚雅  尚雅  诗意  诗意 
描述:审美追求。
《珠玉》校笺本辨正
作者:胡迎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校笺  杨万里诗  秋蕊香  金缕衣  王维诗  《破阵子》  欧阳修  《招魂》  新鲜事 
描述:《珠玉》校笺本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