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白蛇传》演出免费看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谢方 通讯员 陈琛)每次昆曲到武汉来,几乎都会在武汉戏剧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昨日,记者从上海昆剧团获悉,即日起至12月2日,上海昆剧团将在武大、华师、武汉音乐学院等武汉五所高校连续演出五场。
此次演出包括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白蛇传》、《班昭》,同时,还将有三场有
-
“90”后追看《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舞台全本昆曲昨晚试水杭州“90”后追看《牡丹亭》□本报记者 南芳 实习生 马黎昨晚,浙江昆剧团在胜利剧院演出了全本《牡丹亭》的上半场。让人意外的是,以往热爱《牡丹亭》的多是中老年“戏迷”,可昨天
-
B15从《牡丹亭》看“梦中情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B15从《牡丹亭》看“梦中情人”
-
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
作者:李艳萍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
-
描述:当代语境下,戏曲艺术日益衰败,可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却一再掀起昆曲潮流,是什么让青春版成为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呢?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期待视野、文本视域和两者的碰撞为理论原点,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
从序跋看前人对《牡丹亭》的评论
-
作者:谢裕琳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序跋看前人对《牡丹亭》的评论
-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看中西生死观
-
作者:周园园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生死观 生死观
-
描述:作品诞生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分别赋予了这两部作品"彰显人文精神"以及"反封建"的独特现实意义。也正是因为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的迥异的生死观念及其折射出的历史现实,成就了两部作品抒写爱情又超越爱情的深刻。
-
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
作者:郭汉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
看梁谷音演《寻梦》
-
作者:左弦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杜丽娘 女主人公 记忆 梦境 爱情 牡丹亭 观众感受 表演艺术 人物情绪
-
描述:的春景又常惹着“无处不飞悬”的春心。春的意境,花的意境,勾起人对梦境的留恋。于是在湖山石畔,牡丹亭前,随着回忆的历程,去追寻那云踪雨迹的梦境,再体味一番昨日梦中的春情。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
作者:徐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爱情观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浪漫主义 封建婚姻制度 戏曲史 反封建传统 个性解放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透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我们也不难看出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一.反封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