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46)
报纸(1975)
学位论文(119)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822)
按年份分组
2014(523)
2012(568)
2010(471)
2009(422)
2008(477)
2007(299)
2004(117)
2000(52)
1991(17)
1988(1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8)
中国文化报(62)
齐鲁学刊(6)
戏曲研究通讯(6)
国学(3)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江苏教育(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数学大王(下旬)(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昆曲腔格汇释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
论吴舒凫
作者:刘辉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戏曲理论批评  牡丹亭  洪升  康熙  十三年  戏曲史  吴山  舞台演出  三十年 
描述:处,计一万四千零六十四言,内容丰满,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在戏曲史或戏曲理论批评史的研究专著中,吴舒凫的名字是甚为罕见的。即便在《长生殿》的研究中偶尔提到他,也是一笔带过。对于他的生平、经
《振飞曲谱》传艺林
作者:华特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长生殿  京剧院  玉簪  舞台  曲谱  装帧设计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生活经验 
描述:,对昆曲渊源,声腔体系,
《周传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
作者:艺舟  来源:戏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长生殿  牡丹亭  艺术真实  昆剧研究  文字理论  表演理论  摄影专家  导演工作  戏曲演员 
描述:《周传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
逾越无法逾越的障碍——昆剧演员王芳对杨玉环形象的塑造
作者:冷桂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杨玉环  杨贵妃  演员  形象塑造  长生殿  障碍  表演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昆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特别是顾笃璜先生策划的二十八折《长生殿》和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问世,使昆剧的观众日渐增多,以致人们似有将观看昆剧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趋势。显然,昆剧场上表演
遗产的青春问题
作者:李文儒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遗产  长生殿  演出  问题  上海  艺术青春  现代社会 
描述:以来的第100场献演。接着是林兆华执导厅堂版《牡丹亭》在北京南新仓以明代服饰、叫代"家班"形式演出,演出场所是比故宫还长10岁的"皇家粮仓",票价580元至12000元。5月底6月初,上海推出4本
昆曲的魅力
作者:王蕴明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长生殿  昆剧  桃花扇  戏剧史  表演艺术  明代文学  百戏  代表作 
描述:中国戏曲美学的历史典范,是近代戏曲的"百戏之师"。它曾是16—18世纪我国菊坛的宠儿,"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童识戏文"。由明代剧作家梁伯龙创作的第—部昆曲代表作《浣纱记》,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喜爱,"歌儿舞女,不见伯龙,以
孔爱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演员  中国戏剧  戏剧学校  中国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副院长  唐伯虎  赵五娘 
描述:花赠剑》、《渔家乐》、《幽闺记·踏伞》、《唐伯虎传奇》、《桃花扇》、《赵五娘》、《风筝误》等。曾获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
昆曲艺术节,创新还是灭杀?
作者:刘红庆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长生殿  演出市场  苏州  昆剧  京剧  传习所  剧目 
描述:,6个昆曲专业团体分得了大约千万人民币,文化部官员则觉得成绩很大。昆曲自身在上个世纪初就基本消亡了,但是其器官被有效地移植到新起的其它戏曲中去,尤其是京剧中去。昆曲的好演员也因为昆曲的不景气转业表演京剧。85年前的1921年,一群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一群向往古典昆曲表演的中国人在距上海不远的苏州成立了昆剧传习所。昆剧传习所把当时可以找到的纯粹的古典大师聚拢在一起,培养了著名的“传”字辈昆曲艺术家。当时招收了一些8到13岁的穷孩子,在“拙政园”主人、“狮子林”主人等有识之士养育下,从前人身上“传”承了600多出古典昆曲。正是“传”字辈艺术家使得传统昆曲得以复活。到2006年7月第三届昆曲艺术节在苏州昆剧传习所旧地举办的时候,“传”字辈艺术家只有一个半了。半个是因为他后来改行了。健在的也已经99...
“上昆”三十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三十年  长生殿  张静娴  杨贵妃  王昭君  柳梦梅  唐明皇  色空  杜丽娘 
描述:1.王芝泉在《雇家庄》中饰扈三娘 2.方洋在《牡丹亭·冥判》中饰判官 3.计镇华在《烂柯山》中饰朱买臣 4.刘异龙在《孽海记·下山》中饰本无 5.张洵澎在《百花赠剑》中饰百花公主 6.张铭荣在《雁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