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83)
报纸(2144)
学位论文(125)
图书(73)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4)
历史名人 (1218)
红色文化 (9)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6)
2013(351)
2009(445)
2008(490)
2006(190)
2005(150)
2002(57)
1999(64)
1997(36)
1982(3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5)
剧影月报(42)
艺术百家(25)
南国红豆(16)
戏曲艺术(1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安徽新戏(5)
文学报(4)
兰州学刊(3)
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描述:》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乡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几乎没有看过戏的当代大学生突然发现,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花园里,竟然伫立着这样一株绝色牡丹,怎能不感慨万千。2008年盛春
同源曲邯郸梦:中国昆曲《邯郸记》与日本能乐《邯郸》之比较
作者:李治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  武士“式乐”  士大夫艺术  无常  人欲 
描述:度的黑暗以及士大夫的利欲熏心,能乐是日本武士的“式乐”修行,《邯郸》以日本中世纪“无常观”论道;昆曲则是中国文人抒情叙事的载体之一,《邯郸记》为明代中叶“肯定人性,肯定利欲”的思潮所左右.两者仿佛同源异流.
吊古怀今 思深寄远——洪诗《钱塘秋感》赏析
作者:苏永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瑰丽  王士祯  《随园诗话》  戏曲家  牡丹亭  诗人  太子  王妃  文学造诣 
描述:云:“钱塘洪防思昇,……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之上”,并以“逼真少陵”、“俱足千古”称誉其诗,朱廷鋐更以“风流直压李青莲”(《赠洪防思》)句相赠,其文学造诣
从古典走向现代
作者:刘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剧  还魂记  牡丹亭  比较  唱腔  声腔 
描述:牡丹亭》的排练,见证着她的酝酿、诞生和发展,现就老版赣剧《还魂记》与新版赣剧《牡丹亭》的音乐作一些比较,为探索当代戏曲...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集》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描述: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理」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痴理 
描述: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倫理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道」的「痴理」說以超越「癡情」論,而達到情理兼備的平衡。如果說「緣情入禮(理)」解釋了明中期以來浪漫愛情故事的創作主旨,則「緣禮(理)入情」 乃是《紅樓夢》對晚明以來「情理對立」、「以欲為情」之情論俗流的扭轉。此中,將「個人」由才子佳人模式的真空狀態置回社會脈絡與人際關係中,也把「主體性」從情欲霸權(erotic hegemony)的壟斷中釋放出來,重新回歸到 「人格價值」與「倫理意義」的追求,形成一種「倫理化的情感」與「情感化的倫理」,而臻人我無憾的最高境界。
如何只会写相思
作者:施立松  来源:才智(才情斋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游园惊梦  周瘦鹃  牡丹亭  中学  才子 
描述:柔风细雨的江南,是滋生爱情的温床。18岁的姑苏才子周瘦鹃暗恋了。他爱上上海务本中学“校花”周吟萍,一位活泼秀美、风姿绰约的富家千金。周吟萍豆蔻年华,善唱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诸折,均能琅琅上口。在务本
穿越,大都市里的纯正古韵
作者:密斯赵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都市  古韵  《笑傲江湖》  “古”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穿越剧看多了,人心便开始“古”起来。事实上,在摩登大都市中,只要你有心,便能发现传承至今的纯正古韵。这厢是焚香洗手,琴音袅袅,大侠正在弹奏《笑傲江湖》;那厢里眼波流转,水袖飘飘,杜丽娘正在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