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94)
报纸(2083)
学位论文(125)
图书(121)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4)
历史名人 (1208)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5)
按年份分组
2014(609)
2013(342)
2012(595)
2011(458)
2010(489)
2009(446)
2008(495)
2007(319)
1983(33)
1981(29)
按来源分组
北京青年报(49)
东方早报(23)
新闻晚报(16)
洛阳日报(10)
福建艺术(8)
武汉晨报(7)
贵阳日报(6)
北方音乐(5)
收藏.拍卖(1)
金卡工程(1)
柳如是与《牡丹亭
作者:李月影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如是  柳如是  牡丹亭  牡丹亭  “柳”与“梅”  “柳”与“梅” 
描述:"至情"的化身。
牡丹亭》之情
作者:辛昕 李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至情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元曲的精华,在明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思想条件下,凭借着汤显祖的绚丽文采,而与西方的莎士比亚齐名。本文结合杜丽娘、柳梦梅的形象分析,阐明了"情为何物
寻访《牡丹亭
作者:徐琳滢 陈延泽 张杰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  昆曲  昆曲  全本  全本 
描述:近期全本著名的昆曲戏目《长生殿》在上海隆重上演。这是《长生殿》问世300年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的全藐呈现.昆曲的复兴让更多中国知识阶层领略到昆曲的魅力。提到昆曲,就不能不说到著名的《牡丹亭》,而孕育
牡丹亭到红楼梦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财富圈TIDE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的隆重献礼之作。 这部分为上下两本、总长5个小时的大戏,出品方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委员会与北方昆曲剧院直接投资达650多万元,策划筹备长达4年,打破了院团界限,在全国海选演员,最后集结了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中国戏曲学院的强大阵容,历经一年多时间创作排练而成。 昆曲《红楼梦》的成功,折射了这一古老剧种申遗成功之后,走过的不平凡的十年:从十年前观众老化、日渐式微、行将没落,到如今走向复兴,受到都市主流精英人群的认可。 “家班”小生惊艳奥运开幕式 论及昆曲的推广与传承,最近30年来台湾与香港比大陆开始得更早。台湾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自称“20多年来甘当昆曲的义工”。
牡丹亭.惊梦
作者:珑心  来源:飞魔幻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媚眼如丝。 园内繁花似锦,人流如织,她蹦跳着踏入牡丹亭中,不知是谁,将她头上的发钗碰掉,待她俯下身去捡,却与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抬眼间,竟是名男子,星眉朗目,气宇轩昂,她的脸一下子便红到耳根
牡丹亭
作者:楚天白  来源:花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年,我十六岁,人唤丽娘,年已及笄却未成佳配。我爹是南安太首杜宝,年过五句,他自称是唐朝杜子美之后,流落巴蜀。说起我爹,二十岁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百姓间留有美名,说他是西蜀名儒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对我这个女儿,他却未免过于苛刻了。我能理解他对我的期望,我爹膝下无子,只有我这一个女儿,所以对我的教育就格外看重。他竭力把我培养成为标准的淑女,他说,在家要做个敬父母的温顺女儿,出嫁要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在父母的管教和栽培下,我从小就饱读四书,精学女红,如今更出落成婷婷少女。我的丫环春香常说我“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脸娇羞,老成尊重”。她芳龄十四,从小伴我长大,却和我的性格完全不同,她爱玩爱闹,心俏嘴刁,我也总拿“儒门旧家教”、“女为君子儒”这些大道理教育她。
梦回牡丹亭
作者:林祺  来源:七彩语文(高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你一定对这读起来口角噙香的句子很熟悉。这是明代末期戏剧家汤显祖的著作《牡丹亭》中的一段。真有这样一座亭子吗?它在哪里呢? 从何而来 牡丹亭的来历要从唐朝说起。那时候世人争相栽种国花牡丹。地处南方的大
投影《牡丹亭
作者:文姝琪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家白先勇制作这部戏剧,许培鸿就跟着这部戏辗转拍摄了7年。 今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这回,是他们的第200场演出。大剧院为这部剧安排了为期1个月的主题影展。这场名为“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再读《牡丹亭
作者:吴松青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  语言  赏读  赏读 
描述:牡丹亭》是杰出的,其语言既本色又华丽、文本结构严谨而合理、思想倾向扬情反理,再加上艺术表现手段极具浪漫情怀,使得其异彩纷呈,一枝独秀,成为我国戏曲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西厢记》  元杂剧《西厢记》  明剧《牡丹亭  明剧《牡丹亭  比较  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戏曲艺苑里的两朵奇葩,反映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本文就《西厢记》、《牡丹亭》之创作过程、剧情及艺术表现形式和对后人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