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2)
报纸(43)
学位论文(4)
图书(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1)
地方文献 (104)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19)
2012(30)
2011(23)
2010(22)
2008(13)
2007(20)
2006(9)
2000(9)
1997(1)
按来源分组
舞蹈(9)
大众文艺(2)
华中人文论丛(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海南教育(1)
德州学院学报(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1)
赤子(1)
核地知与行(1)
菏泽学院学报(1)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刍议
作者:沈敏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人物形象  牡丹亭  中国 
描述:《牡丹亭》石道姑形象刍议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简论
作者:沈敏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道姑  石道姑  对比  对比  契合  契合  花神  花神  丑美  丑美 
描述: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 ,拓展了本剧女性人物的表现深度。她具有“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丑美特征
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
作者:邱春玲  来源:齐鲁艺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戏曲史  杜丽娘  崔莺莺  剧作家  《救风尘》  人物形象  劳动妇女  《牡丹亭》  《桃花扇》 
描述: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邱春玲我国的戏曲从宋元的产生到明清的繁荣,历时数百年。在这期间,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的戏剧情节,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追求理想  封建礼教  少女形象  王学左派  封建制度  中国戏曲  个性解放  斗争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廂》减价(《顾曲杂言》)。其所以能“几令《西廂》减价”的缘故,固然由于它在艺术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更由于它在思想方面,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幸福的理想,歌
陈最良形象再认识
作者:朱仰东 李建霞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腐儒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次要人物,关于他的形象,学界多认为是个腐儒典型,其立论依据分别是剧中的第4出"腐叹"、第7出"闺塾"、第9出"肃苑"、第18出"诊崇"。将其看成腐儒典型有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
《邯郸记》卢生形象新论
作者:董晔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卢生  卢生  情欲论  情欲论 
描述:学界对《邯郸记》中的卢生形象多有论及,但研究者大多将其定位于一个"恶"者,此论失之偏颇,有将问题简单化之嫌。若以新的视角——"情欲论"加以观照,就会发现卢生形象善恶兼具,其复杂性恰恰折射出当时社会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美质”
作者:孙研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美貌  才智超群  至情  天然 
描述:他受封建礼教女子不同的审美观,“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杜丽娘所欢喜的生活状态,也是她的审美观。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
再议《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
作者:马迪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杜宝这个角色:一是杜宝为官的政绩,二是他带兵作战的成果,三是他作为父亲的表现。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为杜宝"正身",还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之解读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感  情感 
描述:《牡丹亭》中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梅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梅,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