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三夫人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三夫人合《牡丹亭》
《牡丹亭》及其三妇合
作者:任亮直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及其三妇合
三妇合《牡丹亭》
作者:李鼎荣  来源:知识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三妇合《牡丹亭》
《名联鉴赏词典》
作者:钱剑夫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赏  词典  参考书目  失考  对联  辞书出版  牡丹亭  文学  名胜  唐诗 
描述:可商之处甚多,其中失精、失当、失考、失收之处尤伙。试举浅见,
略论“陶渊明始家宜丰”起源于南宋《图经》
作者:吴国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丰  《图经》  陶渊明  《太平寰宇记》 
描述:"陶渊明始家宜丰"说,源于《太平寰宇记》所引的《图经》,宜丰县认为此《图经》为梁陈时所编撰。但梁陈至唐朝均未见有《宜丰图经》。另据新校《太平寰宇记》,"陶渊明始家宜丰"乃后人窜入之作伪文字。事实上,此说应当是南宋人附会而成。
略论“东方情调化翻译”在中医文献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晶 贾成祥  来源:中医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情调化翻译”  中医英译  《牡丹亭》 
描述:译是将中医推向全世界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发乎情,止乎礼义——苏州派爱情剧略论
作者:康保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派  明末清初  爱情  地方色彩  交流经验  剧作家  戏曲作品  《牡丹亭》  《西厢记》  剧坛 
描述:明末清初,在苏州地区,一下子涌现出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十多个专业剧作家。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戏曲作品,雄踞于当时的剧坛。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苏州派”。 以浓郁的苏州地方色彩为重要标志的苏州派,成功地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的角度,比较了《西厢记》与《牡丹亭》之异同;论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贡献。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牡丹亭》  《西厢记》  社会学  文艺创作  社会问题 
描述:一爱情,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从古至今,文艺创作无数次地涉及爱情题材,但它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总是以崭新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人们面前来,迫使人们一再对它进行重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