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迦陵》与戏曲之因缘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明清易代  侯方域  重要组成部分  方拱乾 
描述: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牡丹亭》中文化含义的英译处理
作者:刘玉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关键词:《牡丹亭》;文化含义;翻译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62-01 本年度有幸拜读了曼
简论晏殊的积极因素
作者: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积极因素  江西  欧阳修  北宋词  珠玉  艺术手法  作品  艺术价值  审美情趣 
描述: 晏殊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影响较大的“宰相词人”,他与欧阳修齐名,曾有“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的美称。以他们为代表的“江西派”的创作,遂开北宋之“正宗风”。正如冯煦所说:“晏同叔去五代未远
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王临川(十)
作者:王云五王安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王临川(十)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
《在梅边》遇到了《牡丹亭》——论流行音乐和昆曲的交集与补
作者:李甜甜  来源:华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昆曲  昆曲  交集  交集     
描述:发展,也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本文将就二者的交集和补做出考察,试图折射出昆曲传承方面的可行之策。
林系年(续前)
作者:夏承焘 王荣初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道碑  范仲淹  司户参军  通鉴  墓志铭  陈尧佐  唐宋词  翰林学士  《隆平  年谱 
描述:林系年(续前)
青春的觉醒-《牡丹亭·游园》曲的赏析
作者:彭德伟  来源:南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春的觉醒-《牡丹亭·游园》曲的赏析
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题剧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