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12)
报纸(1988)
学位论文(118)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2)
历史名人 (878)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3)
2013(326)
2012(573)
2011(437)
2010(479)
2009(427)
2008(483)
2007(304)
2006(170)
2005(145)
按来源分组
读者(原创版)(5)
芒种(4)
社科纵横(3)
河南农业(2)
视野(1)
新青年(1)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1)
安顺学院学报(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超越生死的爱情:《牡丹亭》导读
作者:谭坤  来源:四川教育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超越生死的爱情:《牡丹亭》导读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白先勇的《牡丹亭》里有青春与爱情
作者:宗禾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版图片为资料片 很多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感情,比如机缘。白先勇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青春版《牡丹亭》的未来时表示,九年的《牡丹亭》可遇不可求。 做一部让人看得懂的昆曲 九年前,白先勇想
舞剧《牡丹亭》再现爱情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舞剧《牡丹亭》再现爱情传奇
青春版《牡丹亭》透视现代爱情
作者: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苏妮)“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昆曲《牡丹亭》舒缓、细腻、精致、唯美,给被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折磨的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态度。12月4日,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深圳
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的同异比较
作者:崔玉娥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至情  个性解放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的爱情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都描写了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倾心,情意缠绵,柳梦梅与杜丽娘在梦中相遇,一往情深。本文
共同谱写爱情的颂歌——《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比较
作者:凌建英  来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追求爱情  莎士比亚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中西古典戏剧  人文主义  比较研究 
描述:部作品在主题和人物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我们将二者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中西戏剧在同一发展时期的异同,从而探讨中西古典戏剧的民族特点和发展规律。 朱丽叶与杜丽娘的比较—追求爱情的实践者和梦幻
呼啸而过的中国情结:《呼啸山庄》与《牡丹亭》比较谈
作者:蒋锐航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爱情  爱情  古典  古典  西方  西方  比较  比较 
描述:情,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闪耀着同样动人的光芒,如此,从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性特征两方面考察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其中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体味作品之魅力所在。
浅析《牡丹亭》死亡复活意象的重复运用与悖论
作者:朱艳芸  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死亡  死亡  复活  复活 
描述:一曲浓丽华艳的牡丹亭,经过四百多年的流传,在舞台上愈演愈烈,艳采精光。梦生梦死,人生人死,情生情死,死亡复活意象被重复运用。杜丽娘渴求自由,明代没有这种自由,如今有了。然而《牡丹亭》却绽放在最不适合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作者:尹导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  才子  佳人  佳人  模式  模式  爱情  爱情  反封建  反封建 
描述: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