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言外有意,中有情:言语行为理论观照下的昆曲话语分析
作者:朱玲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适切条件  话语分析  昆曲《牡丹亭》 
描述:件有待补充与完善之处。
徐注本《牡丹亭》和《长生殿》律上的疏误
作者:胡晨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古典戏曲    洪升  南北曲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  注本  高等学校  曲牌 
描述: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在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动人的思春迎春伤春--浅析《牡丹亭·游园》
作者:宁平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动人的思春迎春伤春--浅析《牡丹亭·游园》
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随笔
作者:刘辉  来源:长江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随笔
略论“陶渊明始宜丰”起源于南宋《图经》
作者:吴国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丰  《图经》  陶渊明  《太平寰宇记》 
描述:"陶渊明始宜丰"说,源于《太平寰宇记》所引的《图经》,宜丰县认为此《图经》为梁陈时所编撰。但梁陈至唐朝均未见有《宜丰图经》。另据新校《太平寰宇记》,"陶渊明始宜丰"乃后人窜入之作伪文字。事实上
明清时期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演出  厅堂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 ,主要在体现在家班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这样两个方面。班演出的场所是厅堂 ,观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场所则在城乡间流动 ,主要观众是平民百姓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六十种 第四册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作者:  毛晋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六十种 第四册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研 究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从古典版《牡丹亭》到青
作者:暂无 来源:南开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6年在南开大学上演的青春版《牡丹亭》 摄影/李星皎 文学院教授 宁宗一 历史的《牡丹亭》和《牡丹亭》的历史是一幅绵长的斑驳陆离的图景。在众说纷纭中我们看到了它的说不尽。以此来观照《牡丹亭》,一方面是,作为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由于它用血肉之躯和观众直接面对与交流,在传播过程中具
月下赏,隔水听音 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5月亮相朱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联袂打造的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将于今年5月在朱家角课植园惊艳亮相,作为张军成立个人昆曲中心之后推出的首个项目,他一人自导自演并联合视觉艺术家马良、舞蹈家黄豆豆等跨界主创,还原了百余年前“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景象。 回归园林,百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