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个“情”字了得——论《牡丹亭》主旨的多元性特征
作者:李振中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多元性  “情”  主旨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杜丽娘 
描述:分为冲突的正反两方:"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青年柳梦梅构成了全
一个“闹”字了得——《闺塾》教学一得
作者:庞鹏峰 缪惠丽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学生  老师  封建礼教  主题  杜丽娘  喜剧效果  牡丹亭  课堂  礼教思想  教学思想 
描述:人教版高二第四册课本节选了《牡丹亭》中的《闺塾》一出戏,这出戏又称春香闹学。笔者执教时,深钻文本,以为只要抓住一闹字,把闹字想清想透,教起来也就举重若轻,水到渠成,学生也学得扎实、轻松。下面,笔者就按课堂推进顺序说一说如何处理
《游园惊梦》: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作者:钱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曹七巧  蓝田玉  背影  曹雪芹  时间带  个体生命  中国文化  南京 
描述: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牡丹亭·惊梦》时间带走了一切:青春、荣耀、金钱、地位……时间又在把一切拉回到眼前:斯人斯景,此生此世……谁能逃脱时间的铁律?又有
美哉 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想:简评大型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作者:陶琳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看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感受了经典作品的永恒。舞剧《牡丹亭》在传承经典和追求创新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表现出的大喜大悲、大雅大俗的艺术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足本《牡丹亭》、新版《玉簪记》下月惊艳广州昆曲就是一个“美”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足本《牡丹亭》、新版《玉簪记》下月惊艳广州  9月7日下午,苏州昆剧院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吕福海,携旗下两大“台柱子”俞玖林和沈丰英亮相广州,为即将在下月登陆广州大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宣传造势。在发布会现场,各位主创人员不仅大聊昆曲的魅力,还回
川大教授谢谦趣谈《牡丹亭》杜丽娘只是做了一个弗洛伊德式的梦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语文教育应注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四川省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作文复习与备考研讨会”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谦从高校人才选拔的角度,阐述了他对高中语文教育的看法:“我们需要锻炼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无论是传记、书信,还是借条……都能用典雅的文笔、丰富的词汇去写作各类文章
英国人说这是一个性感女鬼回生的故事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蒋瞰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办方昨天特意为白先勇在发布会现场安排了一场昆曲演出 特别提醒: 11月19日,白先勇先生将在杭州举办一场讲座,有兴趣参加的读者,可通过邮件预约现场名额。邮箱地址:hlmer570@163.com。 记者 蒋瞰 摄影 陈中秋 “身边发生的速食爱情太多了,不如去戏里看看天长地
一个“和”字了得 “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观感
作者:武文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清唱剧  昆曲  印象  多媒体画面  舞台灯光  观感  上海音乐学院 
描述:2008年12月23日晚,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上演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两面垂落的纱幕将西洋乐队和昆剧乐队这两个伴奏意象,以及所有舞台的装置、背景上的多媒体屏幕等绰绰约约地展现出来,结合舞台两边各二的纱质山水画屏风,让人一下子就坠入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柔和、温润的情景预设之
演“传奇”,再创造一个传奇:《牡丹亭》导演陈士争访谈录
作者:唐斯香 仄平  来源:河南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地方戏  地方戏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演“传奇”,再创造一个传奇:《牡丹亭》导演陈士争访谈录
让更多的古典戏曲名著搬上昆剧舞台:谈昆剧剧目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海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牡丹亭》  《长生殿》  《西厢记》  舞台  江苏省  昆曲  剧目 
描述:一、昆剧搬演古典戏曲名著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幽兰飘香的昆剧舞台上,一批古典戏曲名著焕发异彩,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江苏省昆剧院的《牡丹亭》、《还魂记》,《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的《西厢记》,上海昆剧团的《长生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