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点研究
-
作者:李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评点 研究
-
描述: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版本入手,胪列收集到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六个版本的概况,列表比较了梦园本和清芬阁本的差异之处,找出其共同的原本康熙三十三年的梦园本,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
-
吴吴山三妇评点《牡丹亭》研究
-
作者:谢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批评研究
-
描述:归纳和总结,围绕《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展开,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点;第一章着重介绍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吴吴山及先后与吴山约为
-
吴吴山三妇论《牡丹亭》戏曲特色浅谈
-
作者:谢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特色 戏曲特色
-
描述:吴吴山三妇在对《牡丹亭》的评点中,就《牡丹亭》中关目的设置、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安排、砌末的使用等戏曲特色的评价和讨论,反映出三妇评点《牡丹亭》的戏曲评论水平。
-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合评 合评 《牡丹亭》 《牡丹亭》 唱和式评点 唱和式评点 理想婚姻 理想婚姻 传播意识 传播意识
-
描述:实以及评语表现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都表明,这部评点是吴吴山与其妻子们共同完成的,有夫妻"唱和"式创作的特点。其二是明清时期文化人的理想婚姻以及文学对夫妻关系的表现。随着明清社会新思潮的发展,越来越多
-
论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
作者:王永健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
吴门昆曲六百年
-
作者:韩晗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白先勇 艺术 牡丹亭 文化遗产 苏州 余秋雨 非物质 音乐 雅化
-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
-
吴趼人写过哪些长篇小说
-
作者:郭长海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趼人 长篇小说 西厢记 李伯元 周桂笙 名妓 白话小说 研究资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牡丹亭
-
描述:吴趼人所作的长篇小说(包括《胡宝玉》)共有十四种。今后凡论及吴趼人的长篇小说,都当以他《最近社会龌龊史·自序》中所列出的十种,加上未刊完的四种为准。余者皆为赝品或冒名之作。
-
老戏新“唱”,四百年《牡丹亭》焕青春
-
作者:袁荣德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牡丹亭》剧组人员正在排演。
四百多年前,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古南安府衙后花园(在今大余县城)为背景,以大余民间流传一千多年的“女魂恋人”的传说为素材和原型,创作出享誉世界的《牡丹亭》。四百年后,恐怕连汤显祖也未曾想过,《牡丹亭》的梦还在延续,大余县用《牡丹亭》演绎了一出牡丹亭文化
-
舞劇《牡丹亭》絕對是個創新
-
作者:暂无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亞太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張培軍先生贈我兩張舞劇牡丹亭的票。我對舞蹈一竅不通,這次是陪看——妻罹疾稍轉穩定在休養中,她對舞蹈很有興趣。在前往劇院的路上,我坐在車的後座,想起10多年前在南京看蘇昆劇團的折子戲遊園驚夢和還魂那幾場戲時,杜麗娘那鶯啼婉轉,纏綿悱惻,如泣如訴的唱腔,說它餘音繞樑,三日不散,並不為
-
《牡丹亭》旧曲新唱寻找青春传承
-
作者:林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至爱遂鸳盟”。日前,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刚刚在上海舞台圆满落幕,自称“昆曲义工”的作家白先勇在复旦大学百年庆典之际开设了昆曲讲座。 $$ “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主持制作,联合大陆、香港、台湾的80多位艺术家携手打造。冠以“青春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