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无邪”与“涂嫩鸭”-谈《牡丹亭·闺塾》的戏剧冲突
-
作者:孙占琦 来源:朝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诗无邪”与“涂嫩鸭”-谈《牡丹亭·闺塾》的戏剧冲突
-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
-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
补正缺憾 传承善本——《牡丹亭》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标
-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
吊古怀今 思深寄远——洪异诗《钱塘秋感》赏析
-
作者:苏永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瑰丽 王士祯 《随园诗话》 戏曲家 《牡丹亭》 诗人 太子 王妃 文学造诣
-
描述:云:“钱塘洪防思昇,……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之上”,并以“逼真少陵”、“俱足千古”称誉其诗,朱廷鋐更以“风流直压李青莲”(《赠洪防思》)句相赠,其文学造诣
-
牡丹亭上三生路昆曲600年的现代化与复兴记者吴久久
-
作者:吴久久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9月24日到26日,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全本在广州上演,观者倾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吴久久 摄
【写真·普天乐】不因他福分难销,可甚的红颜易老?论人间绝色偏不少
-
张志红再演杜丽娘 吴山明现场作画为《牡丹亭》造势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时报讯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作为昆曲最为经典的剧目之一,汤显祖这一传唱了四百多年的惊世之作《牡丹亭》地位举足轻重,柳梦梅与杜丽娘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让人津津乐道。6月26日,浙江昆剧团的保留剧目《牡丹亭》将再度登陆杭州剧院,担纲女主角的,是梅花奖得主、浙昆当家花
-
吴新雷:闻道二百场,愿随“牡丹”飞: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二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演,直到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落幕,合计演出了二百场,观众将近四十万人次,其中百分之七十是青年,这为中国昆曲艺术的传播,为民族文化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的名作,原剧共五十五出,全本久已不演。青春版从中精选二十七折,分上中下三本,每本九折。各折的曲白基本上是承继原词,只删不改,优美的唱腔保持了原汁原味。三本的主题定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以“情”字作为主线,而以舞台艺术之“美”精彩呈现;苏州昆剧院演来出神入化,使观众欣赏到了“情”与“美”相互交融的绝妙意境。恰好苏州昆剧院有一批青春年少的“小兰花班”艺员,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特别是小旦沈丰英和小生俞玖林,两小风华正茂,扮演女主角杜丽娘和男主角柳梦梅确是珠联璧合。由于得到名师张继青和汪世瑜的悉心传授教导,再加经历了多年舞台实践的磨砺,演技大进,已双双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