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戏上昆联手献演新编昆曲《南柯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南柯记》将首次完整上演于昆曲舞台。本月27日、28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昆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昆曲《南柯记》将作为2010届戏曲导演专业本科毕业剧目在上戏剧院
-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作者:徐顺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
描述: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理”,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各种阻力,勇往向前。这两部浪漫主义剧作,昭示了新兴社会力量...
-
简析中国古代“鬼戏”的功能与结构
-
作者:徐心悦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戏” 功能 结构 《东海黄公》 《窦娥冤》 《倩女离魂》 《牡丹亭》
-
描述:展成熟。
-
人鬼绝恋,因梦成戏:《牡丹亭》的叙事特点分析
-
作者:柳迪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母题 母题 情节 情节 时空 时空 魂梦 魂梦
-
描述:对研究明清传奇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幽冥人生——中外鬼戏文化摭谈
-
作者:宁宗一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戏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摭谈 文化意蕴 鬼魂 鬼文化 《论衡》 民间文化 传奇剧
-
描述:疑惑,这世界究竟有没有“鬼”?有些什么样的“鬼”?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哲学界和西方的先哲的笔下,对鬼的理解就存在着种种分歧.即使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王充就推出《论衡》这样无神鬼论的巨著,但他并未能说服一切有鬼论者,及
-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作者:徐顺生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虚拟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
反映特色,求实创新:试评新编《临川县志·才乡纪略》
-
作者:志彬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
描述:反映特色,求实创新:试评新编《临川县志·才乡纪略》
-
戏 曲 研 究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从古典版《牡丹亭》到青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开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6年在南开大学上演的青春版《牡丹亭》 摄影/李星皎
文学院教授 宁宗一
历史的《牡丹亭》和《牡丹亭》的历史是一幅绵长的斑驳陆离的图景。在众说纷纭中我们看到了它的说不尽。以此来观照《牡丹亭》,一方面是,作为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由于它用血肉之躯和观众直接面对与交流,在传播过程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