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见材料《杜丽娘传》看《牡丹亭》的蓝本问题:兼与向志柱先
-
作者:黄义枢 刘水云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传》 《杜丽娘传》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记》 《杜丽娘记》 《牡丹亭》 《牡丹亭》 蓝本 蓝本
-
描述:传奇的蓝本很有可能是《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牡丹亭》蓝本是文言小说《杜丽娘记》的说法明显证据不足。
-
论《疗妒羹》传奇之构思缺陷:兼与《牡丹亭》和《春波影》作比
-
作者:庞婧绮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疗妒羹》 《疗妒羹》 《牡丹亭》 《牡丹亭》 《春波影》 《春波影》
-
描述:明代吴炳传奇《疗妒羹》是一部敷演冯小青情事之作。作者以小青情事为题材,意在踵武汤显祖《牡丹亭》之"情至说",然而从情节到主旨都在刻意模仿《牡丹亭》,未能超越世俗价值观等局限,为赋予女主人公的俗世幸福
-
昆曲《牡丹亭·惊梦》唱腔探析:兼对现存“主腔”论点的商榷
-
作者:王琳娜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惊梦》 《惊梦》 曲牌特点 曲牌特点 唱腔旋律 唱腔旋律 主腔 主腔
-
描述:穿于套曲各曲牌中,这种"骨干音型"就是昆曲的主腔,昆曲主腔除了全波形外,还有着许多变体,具体形式有倒影全波形、全波移位变形等。昆曲的唱腔就是通过这些主腔及其变体构成错综复杂但又有迹可循的旋律线,这是昆曲唱腔重要的旋律发展手法。
-
越剧新编《牡丹亭》,荧屏光耀戏曲魂:兼谈戏曲电视剧审美特征
-
作者:华春兰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越剧团联手将越剧《牡丹亭》搬上荧屏可以说是又一次有益的尝试。
-
《临川四梦》善本重版--兼与赵景深同志议暖红室二刻《牡丹亭》
-
作者:元亢 张励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临川四梦》善本重版--兼与赵景深同志议暖红室二刻《牡丹亭》
-
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识,兼谈臧晋叔改本
-
作者:傅雪漪 来源:戏剧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识,兼谈臧晋叔改本
-
试析柳梦梅-兼与《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牡丹亭》词条商榷
-
作者:杨萌 来源:戏剧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析柳梦梅-兼与《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牡丹亭》词条商榷
-
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
作者:顾聆森 李彬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作品研究 作品研究 戏剧 戏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昆剧 昆剧
-
描述: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
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哲学 诠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视角 视域融合 牡丹亭 效果历史 翻译研究
-
描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学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
-
精华版《牡丹亭》进剧场前先进课堂
-
作者:王军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华版 昆曲学 南京大学 桃花扇 江苏省 青年一代 南京师范大学 观众 讲座
-
描述:11月21日,历时3年打磨的精华版昆 剧《牡丹亭》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所属的江苏 省昆剧院在南京公演。千人规模的会堂几乎 座无虚席,现场观众有90%以上是年轻一代 的大学生群体。这次上演该剧,并未让其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