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
-
作者:寇致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演出 演出
-
描述:《牡丹亭》在美国东西岸两地上演,显示了西方对中国高雅文化的全新接受,具有深刻的意义。
-
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梦境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大先生
-
作者:王洪波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中国传统文化 牡丹亭 昆曲 小说 中华文明 大陆 气场 复兴 现代
-
描述:最早接触白先勇是读他的小说,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批台湾作家的作品涌进来,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就是先生的作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等,这些小说让我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其中仿佛有一种东西紧紧抓住了我,魂跟了进去……一开始,窃以为这种文字是一帮国民党遗
-
牡丹亭·西厢记 插图本
-
作者: 明 汤显祖 王实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戏曲 剧本 中国 明代
-
描述:牡丹亭·西厢记 插图本
-
《西厢记》与《牡丹亭》才子形象比较
-
作者:孙迪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追求功名 追求功名 “痴情”种 “痴情”种 才子形象 才子形象 比较 比较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一直备受人们的称颂,剧中的佳人形象之间的比较更是得到关注,相反在剧中作为陪衬存在的才子形象却容易被人忽略。虽然他们有很多相似,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西厢记》与《牡丹亭》比较之管见
-
作者:张晶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封建 反封建 悲喜交错 悲喜交错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描述:本文试从主题、戏剧成分两方面对《西厢记》和《牡丹亭》做一些比较分析,以证明中国古典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前后相继并有所创新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从主题上说,《牡丹亭》比《西厢记》表达了更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
作者:施祥爱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经典代表,两部作品都以推翻封建礼教,突破传统爱情婚姻观念作为主题思想,并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爱情描写上
-
《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
作者:庄平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追求 爱情 历史 家庭
-
描述:《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
《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
-
作者:徐扶明 来源:红楼梦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
-
《西厢记》《牡丹亭》的女性形象
-
作者:谢新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反封建反礼教 反封建反礼教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