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牡丹亭》舞台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传播  戏曲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选本和改编本三种演出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表演的改编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历史久远的舞台演绎过程中《牡丹亭》承载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经典
水墨动画与传统戏曲的现代传播: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林彬晖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墨艺术  《牡丹亭》  动画  传统戏曲  现代传播 
描述:手段推进现代传播带来启示。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五四传统的反思与近代妇女史研究
作者:叶娃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女文化  五四传统  明末清初  妇女史研究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中国妇女  妇女文化  明清之际  中国女性  上层社会 
描述:研究,俾使读者可以从崭新的视角重审这段历史。本书取材丰富,涉及面极广,援引了四、五
昆剧《小孙屠》中传统程式创造性的运用
作者:顾聆森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孙屠》  传统程式  昆剧  《永乐大典》  名著改编  《长生殿》  《牡丹亭》  《桃花扇》  舞台艺术 
描述:昆剧《小孙屠》中传统程式创造性的运用
在“青春”与“经典”间探寻的传统戏曲重建
作者:王姝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戏曲  “经典”  市场操作  《梁祝》  精神本质  现代转型  演出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已成功演出了百场。一个最古老的剧种突然以纯美的表现,令人满意的市场操作焕发出了新鲜时尚的青春魅力。另一方面,出于对之前先锋式瓦解戏曲传统的反动,浙江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版 
描述:》为切入点,以对《牡丹亭·游园》一折唱腔的分析为重点,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加以总结,并对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昆曲的革新与发展
作者:祁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现状  昆曲现状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革新  革新 
描述:为总制作人的团队对传统的《牡丹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革新与创作,例如在剧本方面,尊重原著,取其精华;在导演方面:传承古典,融合现代;在舞美方面:现代舞台,典雅气质;在表演方面:青春靓丽,细腻传神;在唱腔
仪式传播与传统再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董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仪式功能  文化认同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方式  传播效果 
描述:仪式传播与传统再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