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日联手昆剧《牡丹亭》-尝试恢复“男扮女”形式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日本松竹电影公司、北京梦花庭园公司联合打造的昆剧《牡丹亭》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该剧将于今年3月和5月分别在日本京都和中国北京公演。 据了解,这是中日两国艺术家首次同台合演昆剧。《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昆曲艺术传承人张继青老师版昆剧《牡丹亭》与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是目前公认
以“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论评剧戏曲电视剧《花为媒》
作者:吕茹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当代戏曲  发展道路  经典  演绎  牡丹亭  戏曲程式  戏曲观众  剧种  青年观 
描述:2004年,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共同推出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青春版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对当代戏曲的未来发展道路等很
用“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浅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玢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  “青春”  昆曲  昆曲  经典  经典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新颖的姿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青春版《牡丹亭》在改编后所独具的一些特点,阐明昆曲艺术的文化价值及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
用"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浅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玢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  "青春"  昆曲  昆曲  经典  经典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新颖的姿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青春版<牡丹亭>在改编后所独具的一些特点,阐明昆曲艺术的文化价值及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
乐中魁首“牡丹亭”——海岛特有的丝竹锣鼓形式
作者:王霖  来源:乐器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丝竹锣鼓  海岛  民族文化  诸问题  地区电视  丝竹乐  乐队编制  崇明岛  学术会议 
描述:中也曾经提及。故而今把本人的调查探究心得布之,以供同好参阅。 (一)“牡丹亭”的起源及称谓消代道光、咸丰年间,“瀛洲派”(又名“崇明派”,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奇”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出十分具体的意见,只能从总的方面谈谈对汤显祖这部剧作的认识和理解,或许对你们的改编、加工有些参考价值。《牡丹亭》与其它的传奇剧作不同。一般的传奇情节是很曲折的,许多才子佳人类型的作品内容往往比较浅。而这个戏的思想是深的,表现在刻画人物的感情很深。可以说,《牡丹亭》是一个内心戏。有人说,这个戏在舞台上显
忆荒煤同志
作者:严恭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恩来  新中国电影  拍成电影  《牡丹亭》  审查通过  斩断魔爪  社会主义  周总理  分镜头剧本  文化部 
描述:忆荒煤同志
业事迹小考
作者:康玉庆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辽史》  《资治通鉴》  麟州  《东都事略》  刘崇  《隆平集》  《宋史》  杨家将  耶律 
描述:业事迹小考康玉庆业是北宋抗辽名将。他的一生经历了由五代分裂割据到北宋统一中原这样动荡纷争的历史时期。业研究是五代史和宋辽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史学界对此非常重视,已有不少论文专著问世。本文仅就
生机勃勃的强势形象:简论《邯郸记》中的崔氏
作者:郑艳玲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崔氏  崔氏  性格  性格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之梦为基础塑造了一个决断自如、颇有谋略、坚敏不拔的崔氏.崔氏是<邯郸记>男性世界中的精神亮点,又富含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