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 戏曲小说卷
作者:  汤显祖 黄竹三评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戏曲  剧本  中国  明代 
描述:牡丹亭 戏曲小说卷
邯郸记
作者:  汤显祖 治理整顿 汪培英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英语  对照读物  戏剧     
描述:邯郸记
徐丽华和她的“鱼头
作者:潘国钧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岛湖  鱼头  楼外楼  百年老店  杭州  《牡丹亭》  胖头鱼  研制开发  创新精神  总经理 
描述:徐丽华和她的“鱼头
作者:鲁枢元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畅销书  文化保守主义  《安娜·卡列尼娜》  王六郎  《牡丹亭》  《西厢记》  生态保护  《红楼梦》  存在扩充  美国华盛顿州 
描述:话鲁枢元Ⅰ与读书的人,有时真象一对情侣。“爱书”,是一种常见的说法。其甚者,“书痴”与“情痴”相去无几。毛泽东,一代伟人,当了领袖仍有“抄书”的癖好。“抄书”,是对的体贴爱抚。他还喜欢把搬到
让春香抱怨的是本什么
作者:洪珏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抱怨  《牡丹亭》  语文第四册  中学教科书  《惊梦》  《闺塾》  戏剧情节  审美享受 
描述:人们观赏《牡丹亭》.都为《游园》《惊梦》两出戏而陶醉;同时,也喜欢看第七同《闺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也就是京昆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春香闹学》。戏里的春香天真烂漫,闹得迂腐刻板的先生陈最良无可奈何。妙趣横生的戏剧情节,伴随着演员优雅生动的唱和做,给人以难忘的审美享受。
桂林市上的白先勇
作者:黄莺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书市  昆曲  《牡丹亭》  桂林  《纽约客》  张继  中国民间故事  《游园惊梦》  《台北人》 
描述:桂林市上的白先勇
“燕语如剪”我见
作者:李浩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元明清戏曲  《牡丹亭》  呖呖  《惊梦》  羽翅  燕子  语言描绘  写形  感物 
描述:的剪子一样。此句写形态与下句
《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海外学人论)
作者:〔美〕白之 龚文庠译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海外学人论)
论《牡丹亭》在晚的传播与接受
作者:李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  接受 
描述:品的传播接受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适宜的历史情境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王学左派的兴起为《牡丹亭》的传播接受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颇为盛行的娱乐风气及戏曲地位
续写《牡丹亭》完构“立方”
作者:尹春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续写《牡丹亭》完构“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