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障考
-
作者:李正宇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仑” 敦煌研究 《太平寰宇记》 昆仑山 《元和郡县图志》 安西县 都尉 疏勒河流域 历史地理 十七年
-
描述:昆仑障考李正宇一、昆仑障与昆仑塞《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班固原注:“宜禾都尉治昆仑障。”从班固原注我们知道:1.昆仑障在西汉广至县境内;2.昆仑障又是宜禾都尉府。汉广至县的范围约当于今甘肃省
-
周代燕国考
-
作者:曲英杰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召公 《水经注》 《说文解字》 公元前 成周城 《古本竹书纪年》 《太平寰宇记》 《世本》 十三年
-
描述:周代燕国考曲英杰有周一代,燕为大国,且历时长久,“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①。唯因典籍沦缺,或理解有误,致使有许多问题不能明了。近些年来,燕文化考古颇有进展,燕都燕城及临易城址已被发现
-
裤裆驱邪考源
-
作者:周绚隆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本草纲目》 石道姑 巫术 聊斋志异 杜丽娘 中国古代 徐朔方 传奇剧 致伤物
-
描述:妇人有鬼怪之病,烧灰吃了效。”据陈所说,服用的方法是:“剪裁方寸,烧灰酒娘(按:即甜米酒),敲开齿缝把些儿放。”至于其疗效,用陈最良的话说,当然是“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这段对白和唱词,看上去似乎是无聊的插科打诨。查徐朔方先生的《牡丹亭》校注本,对此也未作解释。但是无独有偶,清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水莽草》中正好有一则相似的记载。水莽草是一种蔓生毒草,开紫花,果
-
临邛火井考
-
作者:鲁子健 来源:盐业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井 《华阳国志》 《蜀王本纪》 《四川通志》 巴蜀地区 《太平寰宇记》 《太平御览》 天然气 李吉甫 地理志
-
描述:古临邛火井是史学界长期探索而韵味无穷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迄今已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为抛砖引玉,畅所欲言,本文拟就《华阳国志》记载所谓"井有二水"的释疑和火井深度、地理位置及历史演变等问题试作探索。
-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作者:伏涤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
-
作者:万隆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士祯 《池北偶谈》 黄宗羲 王氏 《牡丹亭》 《清平山堂话本》 人物形象 《考工记》 柳条边
-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士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
-
《牡丹亭·惊梦》中“晴丝”“烟丝”非“游丝”辨
-
作者:刘儒贤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丝 牡丹亭 《惊梦》 杨柳依依 信物 古代人民 垂杨 闲庭 不可分割 条烟
-
描述:赠,庭院、码头、驿亭亦多植杨柳,杨柳几乎和古代人民的生活、感情,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对那些深闭幽闺、足不出户的贵族少女们,更是其感春怀人的昔遍信物。《古诗十九首》中“郁郁园中柳”,王
-
《宋史·地理志》补校考
-
作者:施和金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丰九域志》 《舆地纪胜》 《宋会要》 《宋史·地理志》 《方舆胜览》 《太平寰宇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献通考》 《读史方舆纪要》 剑门关
-
描述:《宋史·地理志》补校考施和金二十四史中,《宋史》向被史家讥为芜杂之书。其《地理志》部分,早年便有聂崇歧先生做过《宋史地理志考异》,指出了其中许多问题,后被收录在《二十五史补编》丛书中。但聂先生的文章
-
《牡丹亭》续作探考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续作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贤妇的颂歌,成为一部理学的教科书。
-
《牡丹亭》成书年代新考
-
作者:霍建瑜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戊戌系统” “戊戌系统” “万历戊子” “万历戊子” “万历戊戌” “万历戊戌” 《紫钗记》 《紫钗记》
-
描述:序本及怀德堂印本进行文本比勘,可知:戊戌系统本较戊子系统本成熟;戊子系统本与戊戌系统本是初版本与再版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