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个“情”字了得—大型舞剧《牡丹亭》专家谈
作者:吴迅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舞剧  舞剧  “情”  “情”  专家  专家  党组书记  党组书记  南京军区  南京军区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中国舞  中国舞 
描述: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南京军区“前线”的舞蹈一直是全国舞蹈界的旗帜。多年以来,“前线”的创作无论是舞蹈还是舞剧,都是走在前列的。看了《牡丹亭》。再一次感受到其开艺术先路的力量,让人赞叹。这出舞剧的基调和大方向把握得非常准,即:它的浪漫—它的东方的、浪漫的、传奇的爱情故事,
柳梦梅形象的一个非典型侧面解读
作者:王赟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另类解读  人生感悟 
描述:《牡丹亭》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怀春的少女,由梦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把柳梦梅解读成为一位痴情才子、血性男人,他敢爱敢恨,外形惊艳,他蔑视礼法,不畏强权
给过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访昆曲演员张军
作者:忻颖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好  《牡丹亭》  总干事  艺术家 
描述:《牡丹亭》结缘教科文巴黎当地时间6月26日18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仪式,任命中国昆曲演员张军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谈起能获得这一殊荣,风尘仆仆刚刚回到上海的张军说,真的是机缘巧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梅花树下梦依稀-关于《牡丹亭·惊梦》的一个小问题
作者:曹诣珍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梦境  人物描写  思想感情  构思 
描述:《牡丹亭》中,有这样一个小问题值得注意:杜丽娘是在哪儿做的梦?对此,《惊梦》一出中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杜丽娘和春香在花园闲行不多时:(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椿龄画蔷:又是一个痴丫头
作者:肖维青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译文  英语  贾宝玉  牡丹亭  霍克斯  蔷薇花  文化理解  典故  衔接自然  丫环 
描述:丹亭》(The Peony Pavilion)曲子,不想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宝玉看见贾蔷那样体爱龄官,龄官又那样自爱并爱着贾蔷,他就悟出“人生情缘名有分定”的道理。一个是地位卑下的戏子优伶,一个是大户人家的正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认同  普遍性  人性  实践理性  文化心理  道德规范  牡丹亭  心理情感  理性选择 
描述:场上对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同类现象进行了文化反思与探讨。
突出一个“活”字——’95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的评析
作者:胡光中 王兆生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活”  语文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  试题  唐宋八大家  三父  迁移能力  《牡丹亭》  知识的理解  语文教学 
描述:答出.而今年这道题却是把他们放在一首五言诗中;“一门三父了,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考生要通过其中“一门”、“三父子”、“大文豪”、“诗赋”、“峨眉”等词所暗示的线索从整体上去理解去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果
一个呼唤和讴歌至情人性的文学序列——《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封建伦理  封建伦理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在爱情描写方面都蕴含和表现了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进步思想。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封建社会的不断走向没落,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一个比一个更为深刻、彻底,而结果却
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描述: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