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人的柔美:论林小群表演艺术
-
作者:刘玲玉 容剑平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小群 表演风格 柔韧性 牡丹亭 演唱会 观众 唱腔 游园 移民
-
描述:的柔美表演风格,足以
-
小俞振飞蔡正仁
-
作者:朱关荣 来源:中国电视戏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唐明皇 雅号 长生殿 戏校 《牡丹亭》 艺术大师 浙江南浔 绍兴戏 江南古镇
-
描述:上海昆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蔡正仁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的高足。俞先生艺高德
-
STEPHANE CHEUNG:小荷初露犹“惊梦”
-
作者:覃卫萍 Never TheLess 来源:中国服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师 张浩 设计理念 女装 牡丹亭 中国设计 个人风格 作品 发布会 品牌定位
-
描述:7月12日张浩(STEPHANE CHEUNG)牡丹亭·惊梦主题女装08-09秋冬发布会,那天上海下起大雨,五角场800号来的人并不多,但40套作品全部秀完,我看到的是勇敢、执着、内心坚定的优雅淑女形象。对于第一次发布系列作品,所有的
-
含苞待放的小兰花——记“小杜丽娘”张志红
-
作者:鸣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省 观众 杜丽娘 昆曲 兰花 牡丹亭 传习所 游园 周年纪念 苏州
-
描述:丽娘。《牡丹亭》的《游园惊梦》一折,该说是昆曲闺门旦的“经典剧目”了。经过多少艺术家,特别是梅兰芳大师的精心琢磨之后,一般演员再来演这出戏往往很不容易“讨好”,而张志红的演出却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
两代“丽娘”薪火相传张继青亲授单雯再现经典《牡丹亭》本报观
-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陵晚报记者 肖林
张继青:
我这个版本不花哨
说到在《牡丹亭》众多版本之中“张继青版”的特色,张老师很低调地回忆道:“《牡丹亭》是南昆精粹,1982年,省昆到北京演出,我演的正是《游园
-
戏 曲 研 究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从古典版《牡丹亭》到青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开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6年在南开大学上演的青春版《牡丹亭》 摄影/李星皎
文学院教授 宁宗一
历史的《牡丹亭》和《牡丹亭》的历史是一幅绵长的斑驳陆离的图景。在众说纷纭中我们看到了它的说不尽。以此来观照《牡丹亭》,一方面是,作为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由于它用血肉之躯和观众直接面对与交流,在传播过程中具
-
继1989张继青岳美缇大师合作之后——弟子单雯杨汉如再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继青传承版《牡丹亭》继前年底在台北成功演出之后,本月13日又要在南京江南剧场演出。张继青老师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989年,她就和上海的昆曲大家岳美缇一起到香港合演过《牡丹亭
-
《牡丹亭》畔踏歌声:《青出于蓝: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管窥
-
作者:沈梅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演员 昆剧演员 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 内心体验 内心体验 从脚底下练起 从脚底下练起
-
描述:家张庚先生指出,张继青的表演证明:中国戏曲有着内心体验的好传统,又能够用高度的程式技巧,把演员对人物的体验表现在舞台上.张继青自己的体会是:艺术上想要起飞,必须踏踏实实地从脚底下练起.
-
“媚俗”、“媚雅”时代中的“坚守”:梨园戏《陈三五娘》和青
-
作者:古大勇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制作手法 制作手法 广告手段 广告手段
-
描述:生存和发展之路,梨园戏《陈三五娘》可吸取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采用"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制作手法和全方位"媚俗"、"媚雅"的广告手段。
-
以虚为实与以实为虚——看张继青“三梦”演出有感
-
作者:王朝闻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朱买臣 心理特征 张继 演员 观众 《惊梦》 《牡丹亭》 心理内容
-
描述: 一 “成式表兄卢有则,梦看击鼓。及觉,小弟戏叩门为街鼓也。”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梦》里的这一条记述,表现了入梦者的听觉感受,可能通过想象而转化为视觉形象。或者说,梦境的形成往往有貌似偶然其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