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
爱情与诚信―观粤剧《紫钗记》有感
-
作者:尹大为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被引入的过程中,既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内化汲取的过程,又经历了从中国沿海近代教育比较发达地区逐步向内地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
-
白先勇率青春版《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版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版
-
《昆曲》特种邮票昨在我市首发《牡丹亭》剧照上邮票成“国家名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共同见证我市明代乡贤“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荣登“国家名片”的历史时刻。
《昆曲》特
-
青春版《牡丹亭》“梦圆”国家大剧院古老昆曲艺术再迎青春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场景(资料照片)。 CFP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专电 (记者 周玮)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8日起连续三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灯光映照的夜空之下,美轮美奂的剧院内
-
滑稽戏《顾家姆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双获国家精品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商报记者张洁
本报讯1月6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市滑稽戏《顾家姆妈》荣获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入围2010
-
《何处寻爱》接到海外邀请,《红楼梦》国家大剧院首演,《牡丹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天,由怀柔区文委与北方昆曲剧院共同出品的昆剧《红楼梦》结束了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演,获得好评。与此同时,美国纽约百老汇的一间排练厅里,怀柔出品的音乐剧《牡丹亭》进行了试读。30多名百老汇演员用英语演唱
-
文本类型和语境观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牡丹亭》下场诗英译为例
-
作者:刘庚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 语境 语境 下场诗 下场诗 比较 比较
-
描述:英文全译本有三个版本,最早的是由美国柏克莱大学的白芝(Cyril Birch)教授翻译并由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eony Pavilion。剩下的两个译本一个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光前教授所译,1994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个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汪榕培教授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人们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戏曲艺术的复兴,近年来对《牡丹亭》译本进行研究的文章也趋多。这些文章或选取某一个译本进行评析,或对不同的译本进行比较,又或是选取某一角度对《牡丹亭》的译文进行细致分析。然而,对《牡丹亭》中下场诗英译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的论文至今未见。在翻译理论上,莱斯认为“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是批评者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的开始”(Reiss&Katharina,2004)。她借用Karl Buhler对语言的三功能分法,将文本分成表情、内容、呼吁和听觉媒介四种类型。而纽马克和雅科布逊也针对文本的交际功能,提出相应的分类方法。鉴于各个学派对文本的分类,本文系统研究各分类的特点,以莱斯的文本理论为切入点,拟从诗的格律,文化意象处理以及下场诗表达的信息三方面着手,就白芝先生和汪榕培教授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探讨两位译者在翻译中出现异同现象时真正的原因及目的。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批评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不足以说明所有的翻译现象。在引入语境理论进行分析后,两个译本的差异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诗歌的翻译不能笼统地从文本类型角度提出翻译策略,也要注重诗歌的位置和功能及剧本提供的语境,以期为戏曲翻译的对外传播提供启示和帮助。
-
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牡丹亭》白芝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
-
作者:韩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文版本 德国功能主义 翻译策略 词汇分析
-
描述: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牡丹亭》白芝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
-
两代“丽娘”薪火相传张继青亲授单雯再现经典《牡丹亭》本报观
-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陵晚报记者 肖林
张继青:
我这个版本不花哨
说到在《牡丹亭》众多版本之中“张继青版”的特色,张老师很低调地回忆道:“《牡丹亭》是南昆精粹,1982年,省昆到北京演出,我演的正是《游园》、《惊梦》、《寻梦》,后来他们觉得好,就又“捏”出了《写真》和《离魂》。这是姚传芗、范继信和负责剧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