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分析
作者:卢晶晶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描述: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作者:童丹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设计  表演  《牡丹亭》  叛逆女性 
描述:“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昆曲《牡丹亭·游园》唱腔结构分析
作者:夏琳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  《游园》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优秀剧作,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通过《牡丹亭·游园》的唱腔结构分析,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牡丹亭》剧本有一定的意义。
台传昆韵 牡丹迎世博
作者:尹雪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琵琶行》    戏台  昆剧 
描述:继2000年的昆剧《琵琶行》之后,又一昆剧名作《牡丹亭》于今年11月8日被搬上三山会馆的戏台。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位于世博会浦西世博园区东大门
历史深处能诗意美:朱仙镇的街名
作者:刘永涛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镇  朱仙镇  诗意美  《太平寰宇记》  街名  文化中心  《宋史》  公元前 
描述:”,每纲有船30只,合计6000只,分别在汴河、蔡河、五丈河承担漕运任务,其中蔡河年漕运量就在60万石以上。
畲族不是闽粤赣交界地区越人的后裔
作者:白廓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都”  闽粤赣交界地区  《太平寰宇记》  越人  《太平御览》  渊源关系  畲族先民  木客  《后村先生大全集》  悬棺葬 
描述:畲族不是闽粤赣交界地区越人的后裔白廓在畲族来源的争论中,主张畲族是闽粤赣交界地区古代越人后裔,是其中主要的一说,集中地表述于蒋炳钊先生《畲族史稿》有关章节中。本文分析其土著说根据的失误及相关的悖见
“今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
作者:廉萍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  男性形象  宝玉形象  《牡丹亭》  贾雨村  脂砚斋  《西厢记》  生存困境  社会角色 
描述:“今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廉萍脂批对贾宝玉有这样一段评语:“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
《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成因及特点分析
作者:郝福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腔  本腔  牡丹亭  牡丹亭  纳书楹  纳书楹 
描述:律现象给作品的传唱造成困难的情况,清代曲师叶堂谱订了《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本文从格律和音乐两方面分析了它的特点。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纳书楹牡丹亭全谱》的成因——《牡丹亭》用腔失律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高翠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剧  审美差异 
描述:、奔放。第三方面,从审美形式上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在结构上.《罗米欧与朱丽叶》非常紧凑,而《牡月亭》则舒缓。在语言方面,《罗米欧与朱丽叶》语言壮美,而《牡月亭》的语言则是十分优美。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伦理解读:《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作者:张翠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翻译伦理学  翻译伦理学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系。因此,从伦理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研究曾经历过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翻译理论各有不同,但没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翻译理论界曾一度陷入混乱。翻译实践经受着严峻的道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