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情•花园:从「才子佳人」到《红楼梦》
-
作者:潘玉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才子佳人 《红楼梦》 情 花园
-
描述:型故事的發展脈絡,並從人物形象、「情」的觀念和「花園」的空間設置等幾個文學母題的表現來觀看這些作品繼承與轉變的軌跡,以及其中的反省與意義。
關於論文的章節內容,第一章是緒論,說明論文寫作的動機與目的、近代研究的概況以及研究材料和範圍。
第二章旨在探討從才子佳人故事到《紅樓夢》中,「才子」和「佳人」的形象變遷。「佳人」的形象塑造一直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改變,而「才子」的形象到了《紅樓夢》則歷經一個大翻轉。
「情」可說是以男女婚戀為主要內容的才子佳人故事最核心的主題,第三章即嘗試將晚明至《紅樓夢》主情觀念的發展做一番梳理,並探究「情」與「欲」、「理╱禮」、「才」和「空」等概念在作品中的對話與反思。
第四章則透過分析才子佳人故事大量使用的「花園」,探討在這些作品中,花園的作用和在愛情中其位置的挪移,認識這個特殊的空間設置在才子佳人類型作品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是結論。
-
泥捏《牡丹亭》经典人物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首席记者李龙兴实习生陈丹丹)“非遗”工作室长桌上摆放的泥塑,有手拿纸风筝奔跑追逐的小学生,有左手拿元宝右手握金鞭的财神爷赵公明,有靥笑春桃、双手紧握的唐朝仕女,还有托腮闭目沉思的老和尚……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相城区太平老街的非遗工作室采访泥塑工艺师陆招美时,一进门就被桌上的各个憨态可掬
-
人物内蕴情感的成功探寻
-
作者:李雪梅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舞台经验 人物塑造 杜丽娘
-
描述:人物内蕴情感的成功探寻
-
《小城雨巷》班底打造
舞剧《牡丹亭》将来哈
-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何燕) 昆剧《牡丹亭》传唱数百年,可谓家喻户晓,盛名海内外,这出汤显祖四百年前写出的经典戏曲名著首次被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搬上舞台。一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历经一年,8易其稿,终于与世人见面。本月21日该剧将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
-
风侵雨蚀虫蛀牡丹亭拆除重建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风侵雨蚀虫蛀牡丹亭拆除重建
-
梦幻之美
-
作者:于丹 来源:意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后花园 生命 牡丹亭 园林 漂亮 中国文学 菱花镜 家庭教育 工作环境
-
描述:来一个腐儒陈最良教她读书。
-
于丹大剧院畅谈艺术启蒙
-
作者:罗颖 程宁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审美艺术 艺术教育 启蒙 昆曲 牡丹亭 生活中 分享 生命 感受
-
描述: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客国家大剧院会员俱乐部,与古典音乐推广者陈立一起畅谈艺术和生活。于丹在交流中她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下90分钟,于丹也实在,不说空话套话,从自己与戏剧戏曲的缘分,到在大剧院看戏的感受,再到艺术在生活中的功能,最为难得的是于丹还和人们分享了她在女儿艺术教育上的经验。
-
还魂记
-
作者:刘娴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后花园 牡丹亭 自画像 太湖 生命 中国美术 柳梦梅 大学生 牡丹花
-
描述:还魂记
-
当昆曲从生命中穿行而过
-
作者:于丹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唱片 戏曲 生命 记忆 男人 京剧 龙江精神 牡丹亭 革命样板戏
-
描述:浮动的尘埃…… 在我少女时代的记忆里,戏曲的造型是那样强烈地对立着,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反差:一端是革命现代样板戏,男人如郭建光的十八棵青松、杨子荣威虎山上潇洒英雄、洪常青的烈火中永生;女人如李铁梅的提篮小卖,江水英的龙江精神,阿庆嫂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而另一端,在爸爸的老唱片里还藏着另外一个世界,那里的男人可以为将、可以为相、可以为儒雅巾生,可以扎大靠,可以戴髯口,可以舞翎子,也可以翩翩一扇开合在手,那里的女人裙纱明艳,珠翠满头,玉指纤纤,水袖盈盈,为她们的男人追魂寻魄生死缠绵…… 这在一个十来岁小女孩儿的经验系统中是多么诧异的事,这都是“戏曲”吗? 回想起来,其实爸爸的唱片里京剧占了八九成,他爱的戏多是冷涩的,老生戏爱听言派余派,青衣戏爱听程派,昆曲的只俞振飞、言慧珠、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有限的几位,但是我偏偏就被昆曲击中了。
-
读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论语半月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