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
-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翻译 互文性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文性
-
因情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因情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
《牡丹亭》思春梦幻情深哪有一处不诱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芭蕾舞剧《牡丹亭》12月2日来深演出电话连线编舞费波 中央芭蕾舞团新排芭蕾舞剧《牡丹亭》,将于12月2日首次走出北京,来到深圳大剧院演出。该剧是中芭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的又一力作,今年5月在北京首演后,赞声一片。该剧是以昆曲经典《牡丹亭》改编的,导演是北京人艺的先锋导演李六乙。作曲是郭文景,他和
-
何人不起故园情——喜逢华文漪海外归来演出
-
作者:霍大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园情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牡丹亭》 升平盛世 观摩演出 杜丽娘 新剧目 学术评价 上海昆剧团
-
描述:金秋,风和日丽。期待已久的“’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在北京拉开了帷幕。笙鼓管弦,曼舞清歌,颂扬着改革开放的升平盛世,也倾诉着昆坛剧人的苦乐甘辛。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老专家质疑《牡丹亭》昆味不浓主演史依弘:我们态度很严谨
-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北方几家媒体刊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和张静娴对史依弘、张军主演的昆曲《牡丹亭》提出批评意见的文章后,该剧主演史依弘对老艺术家及网友的批评作出了回应。同时,主持人曹可凡在微博发文力挺《牡丹亭》。该微博立即引来网友的一片议论声。
“我们态度很严谨”
史依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艺术家们
-
5天6个讲座只为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讲你万遍不厌倦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我为你们准备了20元的学生票,门口就可以买。”话音刚落,年轻人呼啦啦一起涌向门外,200张票子一售而罄。
昨天,作家白先勇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讲“昆曲之美”,一上台,就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20元的学生票,仅是青春版《牡丹亭》最低票价的六分之一。牡丹亭这次到杭州,票房大热,一票难求,
-
“京昆不分家”不只是个“传说”史依弘携手张军演绎梦幻《牡丹
-
作者:朱渊文 朱良城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史依弘与张军进行京昆“联姻”
自去年跨流派出演《锁麟囊》后,史依弘又将携手“昆曲王子”张军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的梦幻版《牡丹亭》,并于6月1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虽说“京昆不分家
-
史依弘、张军打造全新梦幻组合京昆不分家新《牡丹亭》上演
-
作者:谢正宜 来源:新闻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史依弘
张军
晚报记者 谢正宜 报道 周斌 现场图片
京剧演员史依弘、昆曲演员张军联袂打造全新梦幻组合,《2012牡丹亭》将于6月1日上演于东方艺术中心。此次力求呈现全新视觉经验的《牡丹亭》,从艺术制作、演员人气到扮相视觉,绝对可称当今首屈一指的梦幻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