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梦 梦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
-
从戏剧范式看中西艺术审美精神的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音
-
作者:安博 石蒙蒙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猫》 《猫》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
描述:《牡丹亭》和音乐剧《猫》入手,对显在的艺术内容和形式进行尝试性分析,进而得出些中西艺术内在的深层次差异,从而使我们深化对中西艺术理念的理解,作为窥见以人为审美主体的中西文化创作者在审美精神上的差异。
-
谈俞逊发演奏的《牡丹亭组曲》中竹笛技术的表现
-
作者:曲迎仁 来源:艺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笛协奏曲 竹笛协奏曲 牡丹亭组曲 牡丹亭组曲 俞逊发 俞逊发 演奏技术 演奏技术 昆曲 昆曲
-
描述:奏技术,在《牡丹亭组曲》中几乎全部运用了进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百年会馆里的“返老还童” 谈三山会馆古戏台版《牡丹亭》
-
作者:丁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戏台 《牡丹亭》 会馆 演出方式 二十世纪 昆曲
-
描述:,她在
-
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
-
作者:冯智全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昆曲 苏州 生态性 人类 《夷坚志》 音乐文化
-
描述:《牡丹亭》故事的源头,谢传梅先生认为:宋时洪迈《夷坚志》所记本仅仅是一个故事的雏形,明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把故事扩展了,而至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则得到进一步充实,臻于完善了。①发源于苏州昆山
-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
-
作者:吴新雷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长生殿》 昆曲艺术 传承发展 全景式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演唱艺术
-
描述:地注入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既坚守传统,又有所变革,使古典昆剧焕发了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
-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
情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
-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新版《玉簪记》
-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
一样的如花美眷 一不样的姹紫嫣红:近期沪上昆坛《牡丹亭》演
-
作者:艾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形态 形态 运作 运作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古戏台 古戏台 青春版 青春版
-
描述:昆曲中,没有哪一出戏比《牡丹亭》演得更热闹了。北京有“厅堂版《牡丹亭》,南京有熙南里古戏台上的《牡丹亭》。今年在上海,白先勇四月下旬又带来苏州昆剧团的“青春版”《牡丹亭》;同时,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