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同宗文化见证 异族艺术的对话:谈《沙恭达罗》与《牡丹亭》之
作者:陈晓军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沙恭达罗》  牡丹亭  审美情趣 
描述:《沙恭达罗》与《牡丹亭》两部作品是东方剧坛经典,受同宗文化的影响,二者在题材、主题和结构处理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具体的文化个性差异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牡丹亭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
香港锦添花粤剧团将演出《帝女花》、《紫钗记》
作者:暂无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香港锦添花粤剧团于2008年7月,在香港新光戏院上演粤剧传统戏《帝女花》和《紫钗记》。主演为梁宛华、冯锦铃。
守护传统 锐意革新 “临川四梦”演出观后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继承传统  演出  革新  牡丹亭  《紫钗记》  《邯郸梦》  剧本 
描述:守护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需要锐意创新。近三十年来,上昆不但在继承传统上不遗余力,而且在革新发展上敢于尝试,常出新招。这次临川四梦的演出,令人看到不少新意。其中,《牡丹亭》就有多种改编
幽兰海外吐馨香-江苏昆剧团赴欧演出散记
作者:叶彬  来源:剧艺百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大利  剧团  昆剧  发展史  观众  文化节  周恩来总理  江苏  地平线  牡丹亭 
描述:今年六、七月间,江苏昆剧团应西柏林第三届“地平线世界文化节”和意大利第二十八届“两个世界艺术节”的邀请,先后赴西柏林和意大利的斯波莱托、斐拉等城市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周恩来总理赞美为祖国百花
何人不起故园情——喜逢华文漪海外归来演出
作者:霍大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园情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牡丹亭  升平盛世  观摩演出  杜丽娘  新剧目  学术评价  上海昆剧团 
描述:金秋,风和日丽。期待已久的“’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在北京拉开了帷幕。笙鼓管弦,曼舞清歌,颂扬着改革开放的升平盛世,也倾诉着昆坛剧人的苦乐甘辛。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祝贺演出剧目(19台)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戏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演出剧目  牡丹亭  剧团  蔡文姬  刘文龙  刘知远  李三娘  越剧  儿童艺术 
描述:儿童剧《阿拉丁和神灯》《浙江儿童艺术剧团》故事取材于童话集《一千零一夜》讲述贫民少年呵拉丁.意外卷人一场宫廷大阴谋.正直善良的
“深淘滩,低堰”是李冰制定的吗?
作者:李绍先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淘滩    六字诀  都江堰  李冰  水利工程  《益州记》  《水经注》  万历年间  《太平寰宇记》 
描述:”这六字诀历来就被尊为是李冰遗训,并相传有秦人碑文为证。但综合考查有关资料,上述说法很值得怀疑。
“香山嶴里巴”──为澳门文学研讨会
作者:魏子云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文学  牡丹亭  《万历野获编》  研讨会  香山  葡萄牙人  圣保罗教堂  里巴  八大山人  世界华文文学 
描述:“香山嶴里巴”──为澳门文学研讨会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作者:郭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 
描述:她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