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作者:孙和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 传奇杂剧 中国戏曲 文言文
-
描述: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
作者:陈国学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贾宝玉 贾宝玉 孝亲意识 孝亲意识 孝文化 孝文化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
-
描述: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
爱情之道 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
-
作者:张林 刘须明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观 爱情观
-
描述:都有其现实意义。
-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
-
舞台对经典的诠释--从演出文本看当代对《牡丹亭》的理解
-
作者:金鸿达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这个中国文学戏剧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和<牡丹亭>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它在文学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使其自刚一问世,就引起广泛的关注.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
-
丽娘如镜——对明清时期《牡丹亭》女性阅读的分析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卷入性理解 卷入性理解 视野期待 视野期待 女性容貌 女性容貌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
描述:要因为《牡丹亭》符合了女性读者的期待视野.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每一个闺阁少女内心隐藏的情感,女性读者通过阅读杜丽娘看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并进而发现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产生了朦胧
-
渗透于筋节髓窍的喜剧气氛--《牡丹亭·闺塾》赏析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渗透于筋节髓窍的喜剧气氛--《牡丹亭·闺塾》赏析
-
梦里梦外都是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梦”的对比分析
-
作者:罗兴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桥惊梦 草桥惊梦 张生 张生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丽娘 丽娘 历史 历史 理想 理想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两梦——"草桥惊梦"和"游园惊梦"分别借剧中人物张生和丽娘之梦表达出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境界。"草桥惊梦",张生之情起于梦而止于梦;"游园惊梦",丽娘之情发乎梦却超越
-
汤氏与莎翁 东西相辉映——兼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者:吴林抒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氏与莎翁 东西相辉映——兼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